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福音派的脚踪(匡正)

 

福音派这个词,是我们很熟悉的,但它的界说和涵义,未必很明确,大家的理解也未必就一致。我在这里只谈谈我自己的管见。福音派(Evangelicalism)一词显然来自福音(Evangel)这个字的。那么,我们就先来温习一下“福音”的涵义吧。福音,根据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14给我们最简练又最根本的回答是:“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一句话,福音就是传扬基督被钉十字架,救赎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的声音。这样可以说,传这福音的就是福音派,否则,自然就不是了。

基督钉十字架,救赎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这个道理,当然是全人类的福音、好资讯。值得注意的是,福音除了这个普遍意义之外,还有它的一个特殊意义,那就是十字架救赎的道理,对立于文士、法利赛人所代表的犹太教 (Judaism)出现于人间,  更加显示十字架救赎是一个福音,是一个好资讯。当时的犹太教领袖们“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也不容他们进去。”“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他们还“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充满祖宗的恶贯。”他们坐在高位上指手画脚,发号施令,难道不是传播祸音、坏消息吗?相形之下,十字架救赎就更加生动,真实,千真万确是福音,是好消息。

就此我们可以看到,福音还具有它战斗性的一个特点。福音的创始者,我们的主耶稣,就是在强大的对立面威胁下“成了”的,是逆水行舟,顶着阻力往上奔的。我用“战斗性”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些人惊恐,他们习惯于把战斗和坦克、机关枪联在一起,这又何苦呢?我们主耶稣战斗从来就是“如羊被牵到宰杀之地。”“从地上被举起来,就吸引万人来归我。”“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是不会有损治安的。我们了解福音的战斗性,是为了便于追溯福音派发展的历史轨迹,那就是坚持基督为罪人死、埋葬、复活,这一条福音基本原则的福音派,总是与反对这一原则的顽强势力战斗着,存在并发展着的。

保罗在加拉太书24 5说:“因为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在基督耶稣里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这里十分清楚地叫我们看见,对于当时的割礼派,保罗就是福音派。割礼派实际就是犹太教的影响在初期教会内部的延伸,他们主张外邦人要想接受十字架的救恩,必须先受割礼并严格遵守律法的条文。这显然扭曲、背离了福音的基本原则,因此,保罗就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他在《加拉太书》里,详尽、透彻地阐述了基督十字架救赎的道理,论证了因信称义,不是因行为称义的基督教基本信仰。罗马书和其他保罗的每封书信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一基本信仰,为的是“叫福音真理仍在你们中间”,且永远在主的教会中间。可以说,保罗是率先拉开了福音派历史帷幕的主耶稣的忠心仆人。

    约翰壹书11-2所说,“论到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多数释经家都认为,约翰如此深刻又明确地讲述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道理,正是在反驳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谬解救赎之道的异端言论。(约翰这样的正面论证,而不从反面批驳,实在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扶正固本的“战斗”风度和谋略,我们应该效法。)大家都知道,诺斯底主义,是早期教会内部产生的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异端派别。它的发源,可能出于当时教会里的一些知识份子,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看自己为“愚拙”(哥林多前书123),就拿了犹太教的,东方神秘宗教的,希腊哲学的零零碎碎,来拼拼凑凑装点门面,以至发展到与基督教完全无关的地步。其中心教义称:人得救是靠神秘的智慧,(诺斯底主义亦译为“灵智派”)否认基督耶稣道成肉身,完全抛弃了十字架,背叛了福音的基本信仰准则。约翰极其诚恳地说:“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才是基督,才是救主,绝对不是什么玄虚莫测的灵智,约翰这样坚持、卫护福音基本信仰,与保罗一样是福音派的先行者,是我们理应追随的典范。

    整个教会历史可以给我们见证,追随这样福音派脚踪的人,是代代相传川流不息的。古大公教会总的情况是遵守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这一信守福音基本纲领的。但也不是风平浪静。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伯拉纠(Pelagius)是一个品德完美的爱尔兰平信徒修道士,与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完全不同,可惜他过于自信,以为人生来具有一种能力,可以不犯罪,不败坏,从而提出了荒唐的神学论点:说什么救恩的内容,就是神赐给了人这种不犯罪的能力,并给以训诲启蒙这一能力,特别是主耶稣还亲自留下了榜样,对于以往犯过的罪又加以赦免。这就陷入了否认人都死在过犯之中这个前提,否认主耶稣的死、埋葬、复活,就是否认福音的基本准则。他的这种神学论点,一时影响着很多人。第一个站出来抵制的人,就是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他对伯拉纠是很尊重的,且彼此有书信往来。但是,对其荒谬的神学主张,却严肃认真地写了一系列论证原罪、自由意志、以及罪的赦免等文章,毫不模糊地反对伯拉纠主义。此外,还有耶柔米(Jerome)等教父,及教会的会议都把伯拉纠主义定为异端。都是保卫十字架福音纯正的福音派。

    此外,教会变为国教之后,形式化、世俗化日趋严重。这种“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书35)的趋向,其实质就是背离了十字架福音基本准则。面对如此可悲的局面,自第四世纪后,修道主义(Nonasticism)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由东而西波及各地教会,许多著名教父,更多的是平信徒,都追求逃避世俗、专心祷告、默想主耶稣的十字架,效法主耶稣的生活。如此气势磅礴的属灵运动,尽管有它的软弱之处,它的存在依然是为福音完整而“战斗”的,也应被视为福音派在教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巨浪。

    宗教改革运动,理所当然也应是教会历史中的福音派。谁都知道,以教皇为首的中世纪教会是教会的一个黑暗时期。黑暗在哪里?恐怕不能单单想到教廷的专横跋扈,教皇的男盗女娼,更应该看到它最要害、最根本的黑暗,在于背离了福音的基本原则。礼拜堂里虽然设有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受苦的像,实际上已把赦罪的权柄归到了教皇及圣职人员的手里,自封为掌管天国钥匙的人,藉以作威作福。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命中其要害。一举击毙教皇制度的武器,就是“因信称义”。坚持耶稣基督的死、埋葬、复活是人得赦免,蒙救赎的唯一根据,舍因信称义无任何其他途径。马丁.路德和所有宗教改革领袖们,都紧跟保罗的后尘,“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勇敢起来卫护福音真理的纯正,正因如此,路德会在德国就被称为福音派。

    人总是软弱的,不完全的。宗教改革后的新教(Protestant),仍存在并滋生着许多有背福音基本准则的制度和生活,在英国尤为突出。因而,先后兴起了以清教运动为代表的(包括浸会、公理会、长老会等)彻底改革力量。还有以亲岑多夫(Zinzendorf, Nikolaus Ludwig, Coung von)为代表的复兴莫拉维亚弟兄会,以及卫斯理.约翰(John Wesley)为首的福音复兴运动,和美国的属灵大觉醒运动(Religious Awakening),并这一时期的敬虔主义(Pietism),都是由于宗教改革运动不彻底,起来保卫福音真理的纯正,追求福音全备恩赐的福音派。

    于是18488月,在伦敦成立了福音联盟(Evangelical Alliance),这是一个分别属于不同宗派的基督徒个人的联合组织。出席这次成立大会的,有来自八个国家,八、九个大宗派的900多个教牧人员和平信徒,包括杰出的神学家、教会领袖和慈善家。这个组织一直在整个基督教内部坚定发展着。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的主意,早几年就在苏格兰产生,即联合、集中一切属灵基督徒的力量,抵制罗马教皇势力和礼文主义(Romanism and Ritualism),以促进纯正基督教的发展,并唤醒群众的宗教觉悟。这次会议决定的联盟宗旨是:“一切真正基督徒应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永久的、凝聚在一起的教会大家庭。这个联盟就是要促进基督徒在自己身上体现这一点,同时又显明给别人看。”会议通过了九点信纲,作为该组织的基础,包括:圣经权威,信徒个人有解释圣经的权利和责任,三位一体,人的堕落和败坏,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替赎,因信称义,圣灵使人重生、成圣的工作,耶稣再来,洗礼和圣餐礼是神设立的等。但不把它作为一个信条或全面信仰的说明,也不以此为基础组织宗派。这个联盟只是作为各地教会之间早已存在着的属灵团体(或属灵的普世教会)的一种具体表现。直到如今这个组织依然存在,其明确的标志就是,经它宣导的全世界教会每年正月的祈祷周(Annual Week of Prayer)。

    基要派(Fundamentalism)也是一个坚持福音基本准则,于1900年前后发源于美国的教会运动。

    十八、十九世纪,在新教内部出现了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Rationalism and Modernism)。他们不承认基督替赎的救恩,和超自然的重生。他们相信人性本善,有能力借着自己的牺牲和合理努力,逐渐实现天国。尤为突出的是他们所提倡的圣经高级批判(Biblical higher criticism),否认圣经的权威。他们还接受进化论,否认上帝创造万物,等等。因此,引起了许多坚持福音基本准则的信徒、神学家和教会领袖的抵制。

    1892年长老会总会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接受普林斯顿神学院发表的捍卫圣经权威的论文。1910年这个总会又制定、通过了五点信纲,要求长老会每个牧师必须相信:(1)圣经无误。(2)基督是童贞女所生。(3)基督替赎人罪。(4)基督死而复活。(5)基督的神迹。显然是针对自由主义神学观点的。

另外,于1895年,时代主义(Dispensationalism)(该派相信神对人类的历史,分为七个时代)召开了一个会议,也通过了五点信纲,大同小异,只是没有提到基督的神迹,却换上了主耶稣再来然后建立千年王国的信仰。真是不约而同,同出一个圣灵的感动,卫护福音的基本原则。

    19091915年,长老会和时代主义派合作出版了一套十二册的系统论述,强调教会传统信仰准则,书名为《基要》(The Fundamentals),用以抵制自由主义、现代主义的信仰和教会。从此,他们就被称或自称为基要派。

基要派实际就是那些清教徒、莫拉维亚弟兄会、卫理宗,以及敬虔主义、神秘主义和复兴运动的力量,在现代主义、自由主义的刺激下,重新组合起来的力量,无疑是一股强有力的福音派力量。其影响十分深远。我自己所读的华北神学院的背景就是属基要派的,院长和多数教授,都是出自当时的普林斯顿神学院。就我所知,那一代来中国的传教士,大多数都是基要派的,他们传福音的见证是非常有能力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教会的信徒绝大多数都是基要派信仰的原因。

    这里也不能不顺便一提,那就是基要派确有不少的弱点,我自己也作深刻的反省,求神怜悯。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宗派成见太强,排他态度叫人难堪。例如:我从小是在灵恩会(Charismatic church) 家庭和教会中长大的。(至今我依然怀念当时灵恩会的蒙恩光景)我们习惯于大家同声祷告,可是在华北神学院,定下纪律不准同声祷告,叫我十分苦恼。这大概是基要派共同的弱点,即不合它口味的,一概否定。这种孤家寡人的作风,致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其二,有只顾教会忽视社会的偏颇倾向。贾玉铭老师在他晚年曾谈到,他引为憾事的,是他对教会外边的事知之太少。这确是基要派的通病。近年来,我和许多欧美福音派的教会同工和弟兄姊妹们交通时,常常发觉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基要派,就叫我更加了解、,觉悟,基要派的不足之处须要改正。

    接下来,我们就谈当代的福音派(Evangelicalism)19421943年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全国福音派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这个联合会是在不能参加那个代表严格基要派的美国基督教会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的情况下成立的。其宗旨在于:实现基督徒的属灵一体,号召组织一些统一的,有活力的合作机构,如传福音、基督教教肓、与政府联系,及海外布道等机构。准确地讲,“福音派”这个词所指的,就是全美福音派联合会所代表着的,当今兴起的教会新生力量。

接踵而至的,成立了许多福音派组织。如1944年的基督青年(Youth for Christ)1945年的福音派国外布道联合会  (Evangelical Foreign Mission Association)1946年的全美福音派联合世界救济会(World Relief Commission of the NAE)1947年的福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1949年的福音派神学学会(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同年,葛培理(Billy Graham)开始成为福音派的重要领袖,1956年的《当今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是福音派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术性刊物,差不多同时,美国科学溯源学会(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成立,这是一个福音派科学家们的学术组织,宗旨是运用科学的新成就来解释圣经问题,还有80年代,由首次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吉米.欧文(Jim Irwin),主办的最高飞行基金会(Highest Flight Foundation),也是福音派的一个极其有活力的传福音的组织。

除了在美国,更有1951年在荷兰成立的,世界福音派团契(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因它是在福音派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它的会所就迁到伦敦,它是一个促进福音派的神学研究、教会建立、社会救济、以及传福音、印圣经等工作的国际组织。在个别国家的,有如印度的印度福音团契(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India)成立于1951年,可视为世界福音派团契的一个分会。在拉丁美洲有福音深入会(Evangelism-in-Depth),是一个福音派群众组织,着力于城市布道,祷告和探访工作,自60年代以来,逐渐兴旺于世界各地。在德国还有福音学会(Evangelical Academies)之类的组织,成立于1945年,面对战后遗留的许多问题,这些学院分设在德国各城市,为人预备灵修的条件,借着福音的感动,解决各种日常问题,使人心灵得自由。等等。

    最能显示福音派晚近发展兴旺全貌的,要算是1966年在柏林,1974年在洛桑,和1989年在马尼拉(称为第二次洛桑会议)所举行的三次福音派国际会议了。这样的会议对普世福音派的事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必将日益兴旺。

当代福音派一改基要派的狭隘胸怀,最大限度地联合一切坚持福音基本准则的信徒个人和团体,共同为兴旺福音努力。它包括了各个保守的新教宗派,如路德宗,长老宗,公理宗,圣公宗,卫理宗的圣洁教会,五旬节会,灵恩会,以及一些新生的福音派信仰组织,如葛培理、欧文等的组织,和福勒神学院,《当今基督教》社等。美国的南浸会理所当然也属成员之一。

当代福音派的信仰标准,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福音基本原则,与基要派的信纲毫无二致。1957年,一次福音派学者研讨会发表的《当代福音派神学》(Contemporary Evangelical Theology),和福音派神学卡尔.亨利(Car Henry)写的《福音派的当代神学使命》(Evangelical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Theology),都明确阐述,他们重新发现了保守的新教系统神学是一伟大遗产。对斯特朗(A. H. Strong),哈奇(Charles Hodge),沃尔费德(B. B. Warfield),以及奥尔(James Orr)等老福音派神学家们的神学著作,都极为赞赏、崇敬。《当今基督教》所反映的年轻福音派学者们,对新正统神学(New-orthodox Theology),如巴特(Karl Barth)、布鲁内尔(Emil Brunngr)的神学思想,也抱有分析的赞赏和重视。此外,当代福音派,更加清楚、并坚定不移地尊重圣经的权威,例如福音派神学学会,对其入会会员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须相信圣经无误。

    福音派与基要派完全不同,前者十分关心社会。一位福音派领袖希德尔(Ron Sider)就明白指出,正统的信仰(orthodoxy)应该与正直的行为(orthopraxy)相联系,十分有道理。实际上,历代的福音派,都出色地做了许多造福社会的事业。近代福音派,社会福利机构也不少,如1950年的世界希望(World Vision)就是一个儿童救济组织。1954年的国际医药资助站(MAP International),是一个提供医药和救济的机构。等等。此外,1953年以来,由葛培理负重要责任的“华府早餐国祷会”(National Prayer Breakfast),也表明了福音派对国家的关心和影响。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福音派十分尊重科学, 拥有许多科学家信徒和教会领袖,前面曾提到的美国科学溯源学会就是一例。

总括以上粗略的概述,可以说明,福音派不是一个教会的宗派,也不是神学思想的一种流派。却清清楚楚是神自己兴起的,与主耶稣的福音真理一脉相承,继续使徒保罗、约翰的脚踪,随时摆脱左偏右倚倾向的、坚持信仰原则的教会生活。历史证明,这一原则和生活,确确实实是在“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打倒了却不至死亡”的情况中发展和前进的,显示着教会正确的前进方向,今后也永远不会逆转和异化的方向。每个看清这个方向的基督徒,特别是奉献作主仆人的基督徒,就必然能够依靠圣灵的恩赐,把正自己的舵向,“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去传全备的福音,等候主来,不空手见主。 ── 匡正(本文作者为一位资深的神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