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神的主权(十八1~二十18)(康伯摩根)

窑匠的轮子(十八4) (迈尔)

严肃的认识神作事的法则(十七16~十九15)(王国显)

陶匠手中的泥(18) (香港读经会)

主是陶匠(十八章110) (台北基督之家)

不理会的百姓(十八章1123) (台北基督之家)

刁蛮任性(18:1-10) (圣经姊妹版)

离开了神的子民(十八1~23)(卢俊义)

 

 

神的主权(十八1~二十18)(康伯摩根)

 

读经:王下24:18-20;代下36:11-13;18:1-20:18

「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耶18:3

 

耶利米书18;19;20章和14-17章的教训有密切的关系。这两大段所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因看他们的罪,审判即将临到神的百姓。正当这位先知思想到那即将临到的灾祸,心中充满痛苦之时,他看到了一个异象,这个异象就是那个真正的避难所,于是他宣告:「一个从太初就设立,在高处的荣耀宝座,那就是我们的避难所。」

18章和19章所特别强调的,就是这个事实。他不但强调神的主权,更进一步,他还解释神的主权。神给这位先知看两样事作比方。第一件事是,下到窑匠的家去,目的是为了先知本身。另一件事是,窑匠的家里所造出的那些器皿,在众人面前被打得粉碎,目的是为了众人。

用窑匠和土泥作比方

在窑匠的家里,神教导耶利米,祂管理的奥秘。「一个从太初就设立,在高处的荣耀宝座,那就是我们的避难所。」他已经如此宣告,并且他宣告得对了。接着,神就对他说,为了让你明白由这宝座所发出的作为,你要下到窑匠的家里去,看看他怎样转轮。

于是,这位先知暂时停下工作,去观看那古老、熟悉的窑匠工作。窑匠的工作,可以说是奇妙地揉和了艺术和手工。神吩咐耶利米到窑匠的家去,乃是为了教导他,豫备他去作那更艰巨的工作。后来在欣嫩子谷,他就对百姓显明,神掌管的作为中的一个活动。不是塑造,也不是再造,而是神拆毁祂所已经制造的东西,打得粉碎。

对他个人所启示的,乃是塑造;作坏了,再重新建造,这一切都是他在窑匠家里所看到的。而对一般百姓所启示的,乃是神打碎他已经造成的东西,这一段就以对百姓的启示作为结束。但是,我们不可忘记,这两件事是互相关连的。他站在陀斐特附近的欣嫩子谷,在众人眼前,把那瓦瓶摔碎,并且宣告,这就是神的作为。这就是在那个时候,所要传给犹大的信息。不过,在窑匠的家里,他已经听到了另一个奥秘,这个奥秘乃是,窑匠作坏了的器皿,他要打碎,重新再造一个。

这里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窑匠家里的比方。请记住,这个比方最重要、最终的应用,乃在于全国性的。不过,目前我暂且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用窑匠和土泥(即窑匠用的黏土,下同)作比方,经常都会引人入胜的。以这样的比方来作为讲道的内容,过去屡见不鲜,但是今天已经很少了。这个比方有其严厉的一面,在我们今天的日子里,想到这一点,可能会觉得可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经里,使用这个比方的,大多是那些个人思想强而有力,属灵的理解力强,并且在们那世代产生巨大影他响力的人。以赛亚用了这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以赛亚对神的宝座有最清楚的认识。另一个就是我们目前正在查考的耶利米。耶利米这位先知,在漫长的先知传统中,算是从事一项英雄式的事工,因为从起初他就明白,他的工作命定要失败。撒迦利亚也用这个比方,神特别向他显明,神在历世历代中工作的过程。在保罗的教导中,这个比方也被重用。保罗这个人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同时也是诠释耶稣基督的使徒。

但是,这个比方除了带有严厉的一面以外,还有一个更深的意义。我们若能发现这个更深的意义,就可以理解,为甚么会有这种让人听来就战竞的严厉审判。从上段我所提到的这些人,找们可以探索到那更深一层的意义。如果把以赛亚豫言的特色比作雷声,我们也要记得,这豫言也叫他流出温柔的泪水来;如果耶利米就是铜墙,以那灸热猛烈的话斥责他百姓的罪,请听他所讲的话:「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如果撒迦利亚使用这个比方,坚持耶和华的主权,不要忘了,他信息的高峰,最后的成就,乃是要赐给人平安。神心中一切温柔的旨意,都要实现;如果说,保罗借用这个比方,作为他辩论的依据,我们当知道,他也写下这样的话:「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这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我们若要真正理解这个奇妙的比方所教导的真理,如果要体验那气氛,我们就必须先把握这一切。关于窑匠的比方,耶利米在这里用最简单、最清晰的方法,把它介绍出来。

在思想这个比方所要教导我们的真理以前,我们必须先看一看三个很重要的事实。为了要把这些事实看得清楚,我们必须回转,像小孩一样,用单纯的心来看。我们当中不少人曾到烧窑去看过。在我刚出来事奉主的时候,住的地方就有很多窑匠,那时窑匠的作法还没有现代化,我常常到烧窑去看也们工作。他们工作的地方,工作的方法,所用的器具,和圣经中所描述的,差不多没有甚么差别。或许我应该说,差别的地方是,转轮的形式和构造,也许比以前有了不少的改进。不过,最基本的乃是工作的人,和所用的土,这两样都没有变。其他的轮子的形状,改进的地方不管多少,都是无关紧要的。这里所注重的只是窑匠和土泥。轮子当然是工作所必须用的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窑匠工作时用它,用完以后就把它放在一边,窑匠本身就去欣赏他所造成的器皿。如果造得精美,这器皿就可以使窑匠得到荣耀。这时轮子已经没有甚么价值了。它只不过像环境一样,环境会改变的。这又是另一个比方了。

到窑匠的家去,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三样东西:窑匠、轮子、土泥。关于这三样东西,我们应该提醒自己:第一,窑匠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工作者。第二,轮子是必备的工具,是在窑匠的管理之下。在老式的窑匠的家中,这轮子还是必须靠窑匠的脚来转动的。而窑匠一边用脚转动轮子,一边用手在塑造器皿。第三,就是可以塑造的土,窑匠的材料必须是土。简单的说,窑匠要用的是土。钢筋对他而言,一无用处。

窑匠

因此,下到窑匠的家中去,看看这三样东西,单纯地看看这三样东西。让我们先从表面上可以看到的功课说起。耶和华吩咐耶利米下到窑匠的家中去。在窑匠的家中,他看到窑匠正在转轮上作器皿。也看到一个器皿,在窑匠手中作坏了。接着,窑匠又用同样的土泥,塑造另一个器皿,直到它完美为止。一边他看着窑匠的工作,一边神在他心里说话了:「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

在窑匠的家,表面上可以看到的功课乃是这样:第一,我看到这个窑匠,就体会到神的兴趣,神的注意力,和神的力量。如果现在就有一个窑匠在我们跟前工作,那该有多好。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工作时的神态。我们可以从他的眼光中看到,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兴趣。我们当可发现,开始的时候,他的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只是温和、灵巧地捏造那团士泥,然后塑造成形,作得美仑美奂。这正好可以用来描述神。

轮子

我暂且把眼光移到那个转轮。转轮所作的只是不断的转动,如此而已。这样的轮子,对我们又有甚么意义?我把这转动的轮子,比作环境。我个人认为,那位「大窑匠」在我们敬拜祂的时刻,当然关心我们,但是祂更关心我们在周间的工作。在周间,我们上、下班、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世界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就是那不断转动的轮子。就在这样的时刻祂最关心我们。

土泥

从表面上看过了窑匠、看过了轮子以后,现在让我们来看窑匠所用的土泥。这一方面,有两件事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一,就是土泥有很高的可塑性。你也许会说,土泥是很低贱的东西。但是,想一想看,除了土泥以外,窑匠还有甚么东西,可以任意用手指来加以捏造?让我重复一遍刚刚说过的话:窑匠所要的就是这样的土。人也正是神所要的,因为借着人,祂可以在宇宙中,作成一些祂用其他方法所不能作成的东西。你也许心中正在纳闷,真的吗?哦!我们只是刚刚看到一线光耀,我们还没有完全看清。在人性里面,还有许多我们自己都还未曾发现过的奥秘。通过由我们这些人所组成的人类,还有一些更崇高、更尊贵的目慓,我们还末实现。人类有人类的感情、能力、怀疑、贬抑、高升,然而,实际上我们还有更大,更高,甚至我们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使命得完成。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了,特别是,我们想到人在神的面前时,绝对不可太低估自己。我们是土,但神所要的正是我们这样的土。

现在,让我们回到中心主题来。思想一下这个窑匠的比方。或是在想象中,让我们站在以赛亚、耶利米、撒迦利亚、和保罗,这些历世历代的先见的身边,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留意观察的。在这窑匠的家里,首先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原则;其次是对人启示一个目的。不过,其中最重要、最崇高的,既不是这原则,也不是这目的,而是那位「大窑匠」自己。要了解这个此方,这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除非我发现了这个原则,我的生命就是一场失败。但是,如果我单单发现了这原则,那么我的心就必充满恐惧。我必须同时也看到那个目的。再说,即使我发现了那原则,也知道了那目的,我还是会怕、会惘惘然、常常会有一种不祥的豫感。可是,当我超越了那原则,穿过了那目的,找到了那位「大窑匠」之后,就可发现,那目的竟是如此的光辉,那原来觉得又硬又严厉的原则,竟是那么柔和,那么甜美,是我一生中所未曾体验过的。

那么,那个原则是甚么?我先简单的说一下,在这个比方中,所启示的原则乃是神的主权,以及人必须毫不保留的顺服于这主权。我看到轮子在转动,我看到窑匠在工作,我必然会有一个感觉,窑匠对工具有绝对的主权。他的力量应该可以毫无限制的用在土泥的上面。我假想,自己就站在窑匠的家中,除了轮子转动的声音,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我只能看到窑匠的手指在土泥上捏造。我想到的是他的权力,和他的力量。想到这里,其也一切就显得不重要了。我的眼光从窑匠转移到士泥的上面。我所看到的土泥,柔软的摆在轮子上。在他手下,土泥一点也没有自己的意思,也不要求自己的权力。但是,在这土泥里面,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然而,土泥本身却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无限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就在那里。

无限的可能性!这团土泥只不过是一团灰色、半灰半白的材料。再把眼睛从转轮上移开,看看窑匠背后的那些架子。上面摆了琳琅满目的成品,又美又光采的器皿。这一切都是由那一团没有颜色、不成形状的土泥造出来的。可是,土泥里面,没有甚么力量可以实现它所拥有的可能性。即使把土泥摆上了转轮,它还是不成形状的。

我再把眼睛转到了轮子本身。我看到,那轮子完全在窑匠的控制之下。除非窑匠的脚踏动,否则轮子对土泥根本不发生任何的作用。但是,在窑匠的脚踏动之下,那轮子就转动了,不断的把土泥带到窑匠的面前。轮子的转动,把土泥挤到了窑匠的手中。我还能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比方,可以把人生中那深奥的事物,这样完全的显明出来吗?

读到这里,我们必须暂停一下。天下没有一个比方是十全十美的,也许现在你心中就在说,人和土泥全然不同。土泥没有意志,我有;土泥没有从意志而生的力量,我有。我是已经造好的成品,我也是这位「大窑匠」神所造的,祂用祂的权能选择了我,拣选了我,祂也让我与人有不同的地方。我请你再看一次。你心中想的也许有道理,但是拿人和这比方来对照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注意其中的差异。神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比士泥与窑匠之间的距离大。创造主和受造物之间的距离,似乎比窑匠和他所造成的器皿之间的距离远。但是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神和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比土泥与窑匠之间的距离大。我们看来似乎相当大的距离,其实正表示相当接近。在窑匠和土泥之閰,并没有任何知、情、意上面的联系。土泥不能和窖匠合作,但是人能。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人可以和神合作。

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可以选择他所要依循的原则。其实,归根究柢而言,人的意志不是全然自由的,也是不能全然自由的。人的意志,经常都是受到他人格中其地的力量所控制。最明显的例子是,当一个人宣告说:「我决定要作某某事。」你再听下去,不久你就可以听到,他这样说:「我之所以这样决定,因为……」在他所作的决定背后,总是有个理由的。所以,终究而言,没有一个人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不过,神创造人时,给人有选择的能力。人要接受甚么样的理由、目标、原则,他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选定了以后,这些东西就要作为他生活的依循。所以,人的自由只是到此为止。如果我们能认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其间真正的差异。神与人之间虽然有着那么大的距离,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真实存在的亲密关系。所以,这个比方还是可以用得上的。

这里所启示的原则乃是,神对人类生命的绝对主权。人的智慧力在于无条件,不妥协的,把自已完全降服在神的旨意里。人最高的智慧,就在于接受这个窑匠的比方,不再有自己的愿望,除非那愿望是在神的旨意里;不再靠自己作选择了,除非那选择乃是响应神的拣选。所以,从这个比方看到了窑匠的主权,祂绝对的权力,祂无限的能力,这些乃是我首先所看到的一些事。

如果我们只谈到这里,不再继续讲完,那么我们就没有忠实的把这个比方的教训说出来,读者可能会留有一种恐惧的心。也许有些人不能和我一起往前走,所以我还是先讲一点实际的东西。如果你只告诉我神的主权,神的绝对权柄,我不单单会恐惧,我会反抗。单讲神的主权、神的绝对权柄、神无限的能力,那还不够。因为,即使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还是老样子,祂造我就是造得这个样子。我既然是现在的这个样子,我就必须知道,为甚么有这压力,为甚么有这痛苦,我必须让那受压抑的得到伸展。这样想并没有甚么不敬之处。圣经可以回答从人性所发出的这样的哀号:如果我们能发现其中的教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比方也回答了上面的这些问题。

所以,现在不再谈原则,我们要进一步思想另一个题目:

目的。我在这里所关心的,不是说,从这个窑匠的比方,可以看到神的旨意是甚么;而是从这个比方,可以看到,神有祂的目的,或说祂的旨意。这一点,从耶利米所讲的一句话里面显明出来了:「他转轮作器皿!」直接翻译出来,就是说,他正在转轮工作他的工。这一句话真是充满喜悦的音符,带有永世的脉动。「他正在作他的工!」这是第一点。窑匠不是闲来无事,在那里捏土泥捏着玩的。他在作工,是很慎重的。他在作工,他有目的。我不知道你听到这一点,心里有甚么样的感觉。神给我作见证,我听到了这一点,心里很得安慰。特别是在这样充满紧张、压力、痛苦的人生中,听到了这句话,真是安慰。神不是无聊,在和我闹着玩的。他站在那里,转轮在那里,土泥在那里。心中有一个目的。他的目的是甚么?土泥不知道,旁观的人也说不上来,只有窑匠知道。我看到他的手在土泥上,他在作他的工。一旦他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旁观的人就可知道,他心里想作的是甚么。我们再把这个比方的层面提高一点,这土泥是代表人。人有感觉,所以,窑匠工作一阵子以后,他就可以知道一些以前所不知道的事,就可以慢慢体会到窑匠的目的。不过,最让人得安慰的是,当窑匠把土泥放在转轮上,动手工作时,他是很慎重在工作。对我而言,这就是真正的福音,这就是安慰,这就是生命的实质。神是很慎重的。虽然,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太确定祂要把我造成甚么样的人;虽然,就我所属的人类整体来说,我也还不太明白,祂要造成的是甚么样子。但是,我知道,祂是很慎重的在作工。是的,在我的四周有冲突,有磨擦,有发自人性的一些奇怪的想法,这一切谱成了历世历代都有的哀歌,有时也产生无止尽的痛苦。但是,神并不是在和人类开玩笑、闹着玩的。祂有目标。在将来那清澈的晨光中,不单我们个人,我们人类整体都可看到,神的目的是甚么。到那时,人就可以知道,神让人类通过这一切的经历,是有原因的。这就是我的信心,这就是我的信条。假如没有这样的信心,我根本就不能再讲道。

窑匠心中对土泥有一个计划,只有祂能把心中的计划在土泥上实现出来。土泥对窑匠心目中的计划一无所知,也不可能知道。他所必须作的,是把自己顺服在祂手中,让祂把祂的大计划实行出来。请记住这些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看来,这些东西之间的彼此关系,乃是人类生命中最深奥的事。人在神里面有得着,因为惟有祂知道、了解祂手中的东西,惟有祂能将手中的东西塑造、雕磨成祂心意中所要成就的目的。神在人里面有没有得着甚么?窑匠从土泥得到了甚么吗?当然有。祂可以得一个表达祂异象的器皿。借着所造成的产品,祂可以让别人看到,祂心中所想的是甚么;没有这个成品,就没有人能看得见。神在人里面,得着了一个可以启示祂心意的器皿。启示要传给谁?由谁来传?保罗升到了高峰,看见了某个异象,在以弗所书中,他就宣告,在后来的世代,那些蒙赎回的人类,要成为一个器皿,神的智慧、神的恩慈,要通过他们显给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看。我们读到这样的经文,没有办法不想象作异梦、见异象的事。想想看,末来世世代代,那些还没有出生,有知识的人。他们没有犯过罪,所以不能了解神救赎的恩典,除非那些蒙赎回的人,在他们面前,把宝血救赎的事唱给他们听。

感谢神,让我们有这样的确信,知道既然神有绝对的主权,人就必须顺服。这个信念可以成就神的旨意,让祂得荣耀。

最后我们要说到那个中心主题。我前面说过,如果我只发现了那个原则,那么我会充满恐惧。但是,如果我知道祂有目的,那我就可以得看安慰。不过人性总是这样,他会发问,到底祂的目的是甚么。除非我们先把眼睛定在那位大窑匠身上,我们就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在窑匠的家中,我们能看见窑匠。可是,我们有谁能看见神?最重要的一点就在这里。若要我把自己顺服于这原则,若要我相信祂的目的是好的,我必须看到神。「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这是人类发出最理性的呼喊。我必须看见神。谁是这位宇宙中的大窑匠?以绝对、超越、塑造人类像土泥一样,慎重作工,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祂是谁?这就是把所有的问题总结起来的问题。

现在我们不必再多说了,因为神已经回答了这问题。祂的爱子以前回答腓力的话,今天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

在主耶稣里面,我们可以看见这位大窑匠,我们可以看到祂,也可以认识祂。我再看一次,看到祂在窑匠的家中工作。我看到祂的脚在踏动转轮,祂的手在捏造土泥。所以,我的心可以完全安息。在这个比方里,最重要的主角,乃是窑匠这个人。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圣经中最后一次记载到窑匠的经文。马太所记,有关犹大的事上,有一段这样的经文:「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理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血田」(太27:7-8)。「窑户的一块田」乃是指窑匠家外面的那块地,或那个院子,通常他们都把废物丢在那个地方。他们用出卖神儿子的那笔血腥钱,买下了那地。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事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借着祂被出卖的奥秘,借着祂以一个奴隶的价银被卖的这件事,那在窑匠手中作坏了的器皿,可以再重新塑造一次,造成一个合乎窑匠心意的器皿。――《摩根解经丛书》

 

 

窑匠的轮子(十八4)(迈尔)

 

  耶利米书十八4

有一天,在圣灵的催促下,耶利米来到耶路撒冷城外,在一个小屋中看见一位窑匠,「正转轮作器皿」。虽然今日制陶技术已多有改进,但陶艺本身和主前几世纪并无多大区别。

先知安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窑匠从一大团泥中拿下一小块,不断反复揉着,使泥土均匀,然后放在轮上。又以脚踩踏板,快速地转动轮子。他的手也同时工作,从内和外,以娴熟的技巧塑造器皿的形状,这里加宽一点,那里削去一些;最后他再度打开盖子。原先不成形的泥,这时变成了一个美丽悦目的器皿,可供圣殿或皇宫使用。下一步就是将它拿出来,准备入窑烧焙;但是这时因为一丝裂缝出来,使得整个器皿毁坏了,有些碎片掉在轮子上,有些落在地上。

先知很自然地期待窑匠会立刻再拿一块泥来,照他刚才的理想另造一个器皿。令他惊讶的是,窑匠竟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切碎片,揉在一起,像刚才一样,再度将它放在轮上,另作一个器皿。或许第二个器皿不如第一个那样美丽,但依然美观实用。为件事显明了窑匠的忍耐,坚毅,小心使用材料,以及他有复原的能力,可以从失败和失望中作出一些东西。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神何等慈爱、忍耐,他救赎的工作何等伟大!他有再造的能力和盼望。他的思想向我们闪耀着:「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么?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

这个异象似乎是为了给神的百姓一个盼望:即使他们毁坏了神完美的理想,他们仍有一个荣耀蒙福的前景;只要他们顺服这位伟大窑匠的手,他就会解除他们多年来悖逆、破坏他理想所造成的后果,重新将他的选民塑造成尊贵、圣洁、合乎主用的器皿。

此思想也适用于我们。有谁不曾感受到破坏了神的工,抵挡神手的雕塑?有谁不曾因为坚持己意、硬着心肠以致丧失成圣的机会而哀痛惋惜?有谁不愿意被窑匠再造成美好的器皿?「耶和华阿,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赛六十四89)。

一、神塑造人

1)窑匠有一个理想。他的脑海中已经先有器皿的形状。他从不成形的泥中已看到器皿,正藏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呼唤。他的手不过是将他脑里的观念化成具体的东西。裁缝用剪刀剪丝布之前,已经有衣服的样式在他脑中。工人破土兴工之前,建筑师已有了房屋的蓝图。

神也是这样。早在第一线光照在黑暗的渊面上之前,这个世界和宇宙众星球的样式已存在他创造的概念中。除了罪,一切存在的事物或多或少符合神的理想。基督的身子、新妇——教会——也是如此。他的生命册上记录着教会每一个肢体的名字,而这是早在教会未形成之前就已写定的。人的生命亦复如此。我不知道神是否允许我们有一天阅览天上的档案,看看在他最初的计划里,如果我们肯顺服,任凭他的手塑造,我们的一生会如何。但是我能肯定一点,神预先定了心意,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他自己的标准下,被塑造成满有他儿子的形像。

看看年轻的母亲如何弯下腰来,注视着摇篮里她沉睡中的婴儿。留意她的脸不时浮现的微笑,就像初夏温煦的和风。她为什么微笑?因为她有梦想,在她的梦里正构筑着这个孩子未来的远景

——或是在讲台上,或是在国会里,或是在战场上,或是在艺坛上。只要她的计划能逐步实行,这个孩子将会一生幸福,并且造福人类。但是,没有一个母亲对她儿女的梦想,多过神在我们身上所抱的理想。

神的理想是——我们像基督,有完全的人性;与基督的关系正如基督与天父的关系;将基督的面容彰显出来;完成救赎的使命;背起十字架;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与他一同复活,作王。

2)窑匠借着轮子达成他的目的。在人的生活中,轮子就代表着日常环境的运转;常常是单调的,平凡的,琐碎的,但却是有目的的,为了完成神既定的心意。

许多初度被虔敬生命充满的人,都渴望他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代之以一种更能充分发挥其本质的环境。因此刚开始作基督徒的人常常会充满干劲,热情;也常遭遇失望,挫折。他们必须学会一个功课:神往往是用平凡的环境,将他所爱之人潜在的资质和特性引发出来。除了神所呼召你过的生活,其它任何生活方式都无法为你的本质提供发展的机会。这些特质只有神知道,它们就好像蕴含在一些热带种子里的色彩和香味一样。要相信,一切都是神允许的,预备的,它们藏在你里面,就如拉撒路在坟墓中一样,等候着他的命令:「出来!」

因此不要心浮气躁,企图改变你生活的环境。留在原地,除非神呼召你另往他处,否则不要轻举妄动。住在神目前呼召你在的地方,将指引你在必要时变迁的责任交给神。同时注意观察环境,找出它所蕴含的信息,功课,教训。神是否能完成他对你所存的旨意,端赖你是接受环境带给你的信息。

你抱怨生活的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总是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没有地平线,没有浩瀚宇宙,没有汪洋大海;只有一成不变的蓝空。哪里是发展高贵品格的领域?哪里有完成丰功伟业的机会?」但请记住,消极的美德往往比积极的美德更讨神喜悦。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它们是包含在忍耐,顺服,坚毅,容忍中。它们比世人所羡慕的那些美德更需要勇气和毅力。

3)大半的工作是由窑匠完成的。窑匠的手指多么轻柔!它们的触觉多么纤细!似乎手指本身就被赋予了智慧,而不是大脑在发号施令。就人灵魂的滋养这方面而言,这些代表了神的灵在我们里面工作,完成他所喜悦的事。他在我们里面,他惟一的目的就是用他自己充满我们,又「用大能成就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和一切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叫我们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帖后一1112)。

但是我们太忙碌,被太多的事分心,以致感觉不到那轻柔的一触。有时我们感觉到他的触摸,却厌恶它,顽强地拒绝它。因此我们需要每一天有一小段时间安静下来,摒除外在的干挠,将自己完全只向神敞开。

轮子和手同时工作,常常两者的方向相反,但对象却是同一个。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神的触摸和声音使他的引领有了意义,而他的引领也加强了他温柔的语气所未传达出来的功课。因此,无论何时你对神呼召你去的环境疑惑,就要安静;避免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止息里面嘈杂的声音;仔细聆听直到你明白神的心意,让你里面的圣灵与外面的环境合作。两者的工作均等——环境提供彰显恩典的地方,而圣灵供应所要彰显的恩典——圣灵翱翔上升,一如小鸟鼓动双翅飞翔。

二、神再造人。「他又……作别的器皿。」窑匠不能随心所欲作出他想要的器皿,但他尽力使泥发挥最大的功用。神也是这样,在我们身上耗尽心血,以使我们尽善尽美。如果我们拒绝作最好的,他就退而求其次,使我们作次好的。我们若不能作金,他就使我们作银,若不能作银,仍可以作土或木。多少时候,他必须一再重作我们!

他在雅博渡口遇见雅各时,重造了他;虽然雅各生性狡猾诡诈,但经过相当长的摔跤之后,他成了神的王子。他又在复活的清晨再造彼得,那时他正在打开的墓边,他使这位巴约拿(意即「鸽之子」)成了彼得(意即「坚强如石」)五旬节的使徒。他又再造马可,他曾因畏惧旅途艰辛而离开保罗和巴拿巴,神却使他成为彼得属灵的儿子;后来保罗从狱中写信时提到马可,可以说马可是于他有益的。

我曾听说一个颇为体贴的儿子,每当夜幕降临,他年老的父亲早早就寝之后,他就到父亲整日制陶器的工作室里,除去一切因父亲的年老体衰,手艺迟钝而遗留下来的瑕疵。当我们竭尽心力仍然失败,当别人对我们失望时,神就是这样对待我们。他使有瑕疵的地方完全,因为他的慈爱存到永远,他不撤下他手所作的工。

你是否觉得破坏了神最早为你定的计划?他的理想是你在他的事工上竭尽心力,但这理想似乎已化为幻影。你的工作——不论是作父母,儿女,朋友,基督工人—— 一无所成。你当初在礼坛前,或按牧的日子所立的誓言,已被遗忘得一乾二净。你似乎别无选择,只有退到一旁,让别人去获取对他们而言似乎轻而易举就得到的赏赐。而你内心深处燃烧着这样的念头:「我也有过机会,但我错过了;机会一去不返。优胜劣败,被淘汰的人只有被丢弃在废墟中;自古以来,人类生命的熔炉四周已累积了无数这样的废物。」就在这个地方,福音带着温柔的话语临到,寻找被弃、失丧的人。压伤的芦苇可以被再造成他殿中的柱子,将残的焰火可以再度大放光明。废物也有无比的价值,被重新处理之后,照样能供应生活的基本需要。

三、我们对窑匠的态度。顺服他!似乎每一块泥都对轮子和窑匠的手说,「是的!」越多顺服,工作就进行得越顺利。如果有任何悖逆或抵抗,窑匠的工作就会受到拦阻。让神的心意在你身上运行无阻,让他的旨意行在你里面如同行在天上。要忍耐,即使有时候你似乎再也忍不下去了。总是要说,「是的,主!」有时我们并不觉得他作的对。生命常常像二月阴霾的天空,而春天正在门外等候着,渴望用他的魔棒轻触万物。似乎无人关心尚未开花的麦穗,无人为叶子或花苞负责。其实在成千上万深埋种子的坟墓里,天使正在那儿忙碌工作,要推开石头,将春日的新天新他引进来。一旦我们将自己委身于神,就必须相信他一刻也不曾怠惰,他总是急切地朝他的理想前进。

我们不可能总是明白他的方法,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的旨意是什么。我们认不出整个蓝图,不晓得他要把我们放在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难怪我们感到疑惑、不解。我们对造物主说,你到底在作什么?然而,即使我们不知道前面的目标,只要认识我们的响导就够了。他熟悉一切山径小路,必然会挑选最轻省易行的指示我们。

这个思想特别给步入中年及老年的人带来安慰。不要因荒废的春天和夏天而懊悔不迭。虽然你已迈入生命的秋季,仍有机会在伟大的庄稼主照管之下结出果实。他是启示希望的神。他能扭转战争,以新的好酒注入空的罐子;恢复蝗虫噬去的岁月;使失败变为得胜。这位能将十字架由羞辱转为荣耀之记号的神,当然也能使最绝望、可耻,被弃绝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满有蒙福的应许。只要任凭他的手动工。他说什么,就遵命而行,甘心受苦。求他赦免你的过去,然后重造你的现在。信靠他,他就必照着你的信心成就。

泥的形状塑好之后,就被窑匠送进窑里烘焙,以固定其形状。即使这样,塑造的过程仍未完毕,因为添上的颜色还经过高热才能固定。据说金子在火烧之前只是漆黑的液体,高热会逐渐烧毁其杂质,这个过程必须一再重复,才能炼出纯净的金子。神对待属他的人也是如此。他塑造的手一完工,就立刻将泥放入痛苦、试炼的炽热熔炉里。让忍耐作成一切的工夫。要安静,知道他是神。当主称你是合乎他使用的美好器皿时,你就得了报偿。

 

 

严肃的认识神作事的法则(十七16~十九15)(王国显)

 

我们的主不住的向我们解开祂心里的意念。我们愿意看见祂在耶利米身上的带领和使用,也向我们显明。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有许多的愚昧,我们感谢神!人虽然这样带着许多的残缺来到祂的面前,祂却不因着人的愚昧而有任何的修改,祂只是默默的把人带到祂要人到的地步,然后用着那祂手中被造成的器皿,来成就祂所作的工。在十七章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见,神对耶利米的造就到了一个阶段。十七章下半开始,神对耶利米的使用就从私下带到公开了。过去他只是对少数人讲话,或者是很隐秘的讲话。现在神要用他很公开的说话,说出神心里的意念。神这样使用耶利米以前,我们看到耶利米这一个人,在神的面前有许多的变化,那是神对他的造就。

 

神带领他作一些事,神向他说了许多的话,他也向神说了许多的话。在耶利米和神对话的当中,也是很清楚给我们看见耶利米在神面前所蒙的造就。起码我们可以看到在他公开作工以前所接受的造就的三个部份。头一个部份,神带着他学习作一个绝对分别出来的人,那是在十五章里的事。然后我们看到,神领着他去领会怎么样去看事物。神让他很清楚的掌握一个点,神是看人里面的,神不是看人外面的。人的外面也许表现得不错,但是神不根据人外面的表现来下结论,祂是看人里面实际的光景。外面也许作得很像,但是里面不对,神就说这个还是不对。这是耶利米在神面前所接受的又一个学习的功课。再后,到了十七章的时候,很显然的神让耶利米明确的领会,神是他的保护。

 

但是这一个保护,不是只是说到外面的难处。这一个保护的内容是满丰富的,固然是包括在他的遭遇里,神给他拯救。但是很重要的一个点,神乃是让他受保护,不让眼见的事物来影响他。神要让他看得非常明确,神是不改变的神。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如果按着人的观察来说,也许有很多事物都好像很对,但是神说了那么一些话,我们上次也特别点了出来,神说:「我是耶和华,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所以神很明确的让人懂得,祂所注意的,是人里面的实际的光景。然后,就借着神的光照,让耶利米晓得他的保护是在耶和华那里。当神这样给耶利米一点认识和学习的时候,在十七节的当中,神和耶利米又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因为这个对话就把属灵的实际带了出来。

 

领会属天的和属地的

 

弟兄姊妹留意到,在十二节我们曾经题过的,耶利米里面给打开了,他就看见神在地上所建的圣殿,不是只是一个建筑物,他在那里说出,「我们的圣所,是荣耀的宝座,从太初就安置在高处。」弟兄姊妹,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看到圣殿乃是一个永远的不寻常的事的发表。如果从眼见里面来看,圣殿是从所罗门的日子才有的。你就说圣殿的前身就是会幕,会幕也是到了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旷野才有的。如果你要看眼见的事物,这些事物对当时的耶利米来说,仍然算是近代的。但是他在灵里看到一个事实,这一个圣殿是神荣耀的宝座,在太初就已经安置在那里。圣殿是神的居所,神居住在其中,神的宝座就设立在那里。这一个属灵的事实,在太初就有了,在最起头的时候就有了。

 

因此,他看到了一件事,这一位称为耶和华的神,祂是以色列的盼望。当然,也是耶利米的盼望。然后,他就确定一个事实,凡是离弃耶和华神的,这个结果一定是蒙羞。在这里,神有一个回应,神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就是说,他们永远是属土的,他们永远跟天没有关系。为甚么呢﹖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这是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接上生命的源头。既然没有接上生命的源头,他们所有的,都是在土里的。说明白一点,都是属地的。属地的一切都是要朽坏的,都是要过去的,都是不能存到永久的。我们感谢神!祂在这一个时候,向耶利米说出了一件很严肃的事,让耶利米非常确定,耶和华是源头,耶和华是一切的根据,耶和华神是人的指望。

 

确定跟从神的心意

 

我们感谢神﹗在耶利米这些话里,说出神和耶利米的对话,叫耶利米里面实在给照亮了。所以他在神面前有一个祷告,这一个祷告用在新约里,好像是有点费解。但是站在旧约律法的立场上来看,那是非常正当的,因为他在那里求神显明祂的公义。并不是说在新约的时候,神的公义就不需要彰显。不过在新约里,我们向神仰望的时候,就不会像旧约那样子,根据律法来祷告出定罪的事实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领会过来。但是我个人感觉,耶利米这一个在神面前的反应,最宝贝的是他在神面前表达一个心思,留意十六节,「至于我,那跟从你作牧人的职份,我并没有急忙离弃,也没有想那灾殃的日子。」弟兄姊妹,这个是在神面前被神看重的。耶利米当时的处境并不舒畅,他有很多的难处,人要对付他。但是感谢神!他在神面前因为看见神永远的荣耀,也看见神一切的作为,更看见人和神准确的关系,他就说出,「我不给眼见的事物来影响我对神的跟随,我也绝不离弃我被召的那个职份。」

 

成了神手中可用的器皿

 

我们实在感谢神!耶利米被带到这样的一个地步,我特别加重的说这一段话,要让弟兄姊妹们注意,耶利米和神中间到了这一个时候,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机。正如刚才我已经和弟兄姊妹点到了,从这一个时候开始,神就把耶利米带到公开的地步。所以下文十九节,我们就看到神的差遣来了。以前神有没有差遣他做工呢?有,但是是私下的,小范围的,不完全公开的。现在开始一直到底,你看到神对耶利米的差遣是公开的,毫无隐藏的,在公开的地方说清楚的话。对著作君王的是说这样的话,对着民中的首领是说这样的话,对所有的百姓还是说那样的话。我们留意,当神让耶利米头一次公开的说话的时候,神让他说了甚么呢?

 

首先我们要留意的,如果耶利米没有经过以上的那一些,不住的在那里学习受对付,和接受神的拆毁,他好难在这样的境况底下替神说话的。但是我们感谢主!他接受了神的对付,他的心思调整对了,神就差遣他作公开的宣告。弟兄姊妹注意十九节,「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你去站在平民的门口,就是犹大君王出入的门,又站在耶路撒冷的各门口。」都是人进出一定要经过的地方,一一点出来了。其中有一个地方是君王在那里进出的。也就是说,神这一次的差遣,就让他没有保留的向神的子民上上下下都说话。以前,耶利米没有直接向君王说话,现在开始,神用着耶利米直接的对君王说话。弟兄姊妹们记得,在第一章我们看到,耶利米被召的时候,神就明明的指出他将来的服侍,要显在君王面前的。不但是在一个国家的君王面前,是在许多国家的君王面前。

 

公开的替神向人说话

 

我们感谢神!起初的时候,耶利米感觉自己又年幼,又不懂事,怎么可以承担这些呢?但是神告诉他说,我并不是用你所有的,我只是用你这一个人。我使用你的时候,我就会供应你,我就会扶持你,你不要说你自己是年幼的,你也不要说你自己有多少,你有的是耶和华神作你的后盾,作你的供应。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耶利米,你到各城门去,特别是到犹大君王出入的城门,站在那里,向他们说话,你点他们的名向他们说话。」弟兄姊妹,这的确是不简单的事。你看二十节,神告诉他说:「你要点名向他们说话,对他们说,你们这犹大的君王,和犹大众人,并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凡从这门进入的,都要听耶和华的话。」弟兄姊妹,这个话好重。

 

你留意听话的对象,君王,所有的人,不管你是甚么人,你只要是从这个门进进出出,你必需要留心一件事情,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不要因为你是君王,你就可以不听话;你不要以为你是群众的首领,你可以不听话,现在神在这里对你说,要听耶和华的话。就是君王也得听,百姓更要听。神向他们说甚么话呢?如果只是说具体的话,我们很容易懂,因为耶利米头一次说话,就直接对犹大的百姓说,你们要守安息日,安息日不可作工。安息日就是在那里侍奉神,因为安息日是圣日,你们都要停止一切的工作,你们要听神的话。如果我们看当时说话的内容,就是这么一回事。你说,这有甚么大不了?弟兄姊妹,你看字句是没有甚么大不了。若是你把字句放在神的子民的实际生活里去,我们就看见,问题不简单了。

 

弟兄姊妹们晓得,当时的以色列人已经没有把守安息日这件事放在心里。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我们今天也不守安息日。他们当时的光景,跟我们今天的光景,是不能相比的。因为在那一些日子,他们还是在律法的管制底下。我们今天却是在神恩典拯救的结果底下。那就是说,律法上一切的要求,神的儿子在作成救恩的时候,已经替我们满足了,所以我们不受律法的字句约束。但是耶利米那个日子,是救恩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神用着律法来教导祂的百姓,去学习敬畏神。因为那个时候,他们里面没有属神的生命来引导他们去学习敬畏神。当然,也同时借着律法的字句,来显露人在神面前的缺欠,因此在律法里,无论哪一点,对人所起的约束的功效是一样的。

 

从守安息日说起

 

神用耶利米头一次公开说话的时候,神特别将安息日这件事情题出来,作为说话的内容。为甚么神这样作呢?我们记得,触犯律法的一条就等于触犯众条。不是说它们的内容是彼此相等,而是说人用甚么态度去对待律法上的一条,就表达了他用甚么态度来对待全部律法。因为整个律法里的每一条都是出于神的。既然是出于神的,对于接受律法的人来说是毫无选择的,只有一个动作可以作,那就是顺服神。你为甚么要顺服神呢?因为你敬畏神。你敬畏神,你永远承认祂是神,你承认祂一切的带领,都是为了成全祂的心意在人的身上。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懂的,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大懂的,但是我们知道那是出于神的,我们就因着这个缘故接过来。弟兄姊妹,这是律法对人的要求,这是律法对旧约的人的正面的功用。但是神选中其中的一条对百姓说话,守安息日。为甚么呢?

 

弟兄姊妹们,因为守安息日这一天,在律法底下,你守或不守,乃是根据一个事实,你为甚么不守安息日?人的理由就是,我要多赚一点钱,我要多在生活上寻求一些丰富,所以我必须要多作一些工。我六天做工,安息日我也作,盼望我的生活能好一点,丰富一点,舒畅一点。弟兄姊妹,我看这是唯一的理由。我们说实在话,我们的工作很紧张,工作把我们带进疲劳里去,能有一个休息的时间,那是好的很,美得很。但是人说,我不管它怎么美,怎么好,我要多赚一点钱。弟兄姊妹们,按着人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不是偷,也不是抢,我是正正规规的在那里工作来赚取工资,或者赚取利润,有甚么过不去呢?按着人来说,一点都没有过不去的,很正常的。我放弃我休息的权利,谁能管得着我?

 

安息日的实意

 

但弟兄姊妹们,我们回到神给以色列人的律法底下去看这件事,我们的领会就完全不一样。我们从十条诫命里,我们领会到安息日的设立,乃是要叫人得安息,要叫人去享受安息。如果我们回到安息日最早给题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留意到一个更明确的事实。那是神在六天的创造完成了以后,神把第七日定为安息日。这一天是跟着神把万物都造好,然后又把人造出来,然后就设立安息日。这次序是很明显。弟兄姊妹们,一面你看到的,那是好像是纪念神成就了祂在创造里要作的工。但是另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神最后所造出来的是人,神把人造出来的时候,人所接受的是甚么?就是安息。

 

为甚么神作这个安排?神让人在那里领会一件事。神是一切的源头,神也是一切的丰富,人的被造是为着神的荣耀,为着完成神的旨意。但是人要完成神的旨意,显明神的荣耀,只能作一件事,叫他可以完成神要作的,就是享用安息。你享用安息,那个意思就是说,你享用神所作的。你不会享用神所作的,你也不能承受神所要你作的。我们感谢我们的主!所以当耶利米头一次公开为神说话的时候,神让耶利米就题出安息日,在安息日那一天,不要再担起担子,在安息日那一天,甚么工作都不要作,要守为圣日。

 

背向神的人对守安息日的反应

 

弟兄姊妹们,你想,人心里会怎么接受这个事实呢?我不想休息都不可以?我情愿劳苦都不可以?弟兄姊妹们,在神创造的目的里,在神的救赎的目的里,祂最突出的意思,乃是让人,让被造的去享用神的所作。我们看到在神拣选以色列人以后,一直以来,神说的话,神作的事,都题及神所拣选以色列人祖宗的身上,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神所有的安排和带领,都是让人去享用祂作他们的丰富。我们感谢主!但是人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丰裕,也许有些人的确是要每天作工。但是神说,第七天你们不要作。人就会说:「第七天不作,吃甚么?我不作,我还无所谓,孩子要吃,他哭起来的时候,我拿甚么给他?」弟兄姊妹,这是很合情里的。

 

弟兄姊妹,这是合乎人情的,但不合神的定规。你说,神定规就是叫我们第七天挨饿。神哪里有在第七天叫人挨饿?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不就是经过这一段历史么?在旷野,神用吗哪来供应以色列人的时候,祂不是很清楚的告诉他们么?六天你们都出去捡,第七天你们就不要去。人就想,不去捡,吃甚么?神说,第六天我给你们双倍。但是以色列人当中有不少人,他们不相信,第七天他们还是出去捡,结果甚么都没有捡到。神也告诉他们,每一个人每天捡一俄梅珥就好。有些人说,怎么晓得明天一定还有?也许明天不会有了,趁着现在有,我要多捡一点。神的话给我们看到,多捡的也没有剩下来,因为第二天都生虫变臭了。

 

弟兄姊妹们,神要求人学习享用祂来作供应,神就是让人很实际的经历祂是供应的神。因此,耶利米虽然题出的是安息日,实际上是很明确的对着人里面那个不甘心服下来的点。神在这里说得很严肃,「你们要守安息日,在安息日甚么都不要作。」如果你们不听的话,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先看最末了,「如果你们不听的话,进入耶路撒冷各个城门,我在各门中点火,这火要把整个耶路撒冷城都烧掉。」弟兄姊妹,你看到那个后果。你说:不合理。我放弃休息都不成么?弟兄姊妹,必须要抓牢律法底下的那个要求。律法的字句的要求还不是最重要的,律法本身那个要求才是重要的。因为律法本身的要求,是要求人顺服神,让人毫无保留的听从神的话。

 

服神权柄的结果国度与永世的供应

 

弟兄姊妹,你抓到了律法的原则,就看到那与律法相对的结果是何等的严重。若是他们听从神的话,那又怎么呢﹖我们感谢神!在耶利米头一次公开的宣告的时候,就把国度的应许带了出来。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留意:「如果你们听从」,看二十五节,「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存到永远。」

 

弟兄姊妹你看到么﹖这个耶路撒冷要存到永远。当然,我们晓得,这个存到永远的耶路撒冷是新耶路撒冷,不是那个旧耶路撒冷,是旧耶路撒冷所表明的新耶路撒冷。并且你又看到,「各处都有人来归向神」。弟兄姊妹,这是国度的光景,这也是永世里的光景。神用耶利米公开说话的时候,所说的话是很简单,只是牵连到安息日。但是因着安息日所表明的属灵的事实,就把神永远的旨意带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感谢神。

 

神子民的前途在神的掌管里

 

神用着耶利米说了这些话以后,那么,神就有以后十八章和十九章这两章的话。我们看看,神怎么在十八章,十九章里,又借着耶利米向犹大的人说话。十八章就是在耶利米头一次公开为神宣告以后的事情。「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耶利米就到了窑匠家里。正好窑匠在那里转轮作器皿。他就看到有一些泥巴在窑匠手里作成一个器皿。他又看见,有一些泥巴在窑匠手里作坏了。作坏了怎么样呢﹖把那个泥巴扔掉吗﹖不会的,他要把那个泥巴重新和一和,又从头作另一种器皿。

 

弟兄姊妹们,我们留意,神让耶利米到窑匠那里去看见一件事,所表达的几方面要耶利米去领会。所以神说:「我要你在那里听我的话。」神说话以前,神先让他看见一些事。我们先来留意,最重要的,我们从下文就看到,神让耶利米明白一件事,去对神的子民说清楚,神子民的前途是在神的管理和带领底下。这个权柄不是在人的手里,如同那些泥巴在窑匠的手里一样。窑匠要怎么作,他就照着他自己的意思去作,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影响窑匠的定意。这是神让耶利米头一件要留意的。神子民的前途,掌握在神的手里,神就按着祂自己的意思来对待祂的子民。

 

神把最好的作在祂子民身上

 

第二件事情,神要让耶利米看到的,乃是神带领祂的百姓的时候,神把祂看为最好的作在他们身上。人也许会觉得,这个不好;这个也许会贵重一点,这个没有那么贵重;这个艺术价值高一点;这个没有艺术价值。这都是人的想法,但神在这里说,不管是怎么样,我是按着我的意思,把我的百姓造成我手里的器皿。不管是人看为高贵的,或是人看为卑贱的,但是都是我要用的器皿。这又是把人的眼目带回神的权柄那里去。这正是提摩太后书里所说的:「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但这些都不是问题,他们本来的性质是如何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主所注意的,是在祂手中合用不合用。人可以把它分成高低贵贱,但神注意的,就是这个器皿合用不合用。所以,神让耶利米看到另外一件事,有一些作坏的,神重新再作别一样,神总是要作成祂所要用的器皿。

 

在神手中造成合用的器皿

 

第三件,这个很重要。重要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在我们人对自己的认识方面很重要。那一块泥巴作坏了,扔掉就算了,但神没有扔掉。神让耶利米看见,窑匠没有扔掉,他还是要把它留下作成合用的。这说出甚么呢﹖人在神面前的价值,神没有轻看的。我们到造陶器那个地方去看的时候,你就看到窑匠所用的泥土,不是随便找一块就可以使用的。是特定的某一些泥土,是限定的一些泥土,而那些泥土从地里转移到窑匠的手里,当中还经过很多的手续的。比方说,清除一些砂石,清除一些草根,反正是杂物都给清除完了以后,好像人作馒头那样去揉。说到揉,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揉。从前我小的时候,因为打仗,跑到内地,就在那些瓦器厂的附近度过一段年日,看到他们揉这些泥的时候,先是用牛来踩,一大块一大块的,已经把它弄得很干净。

 

然后,一个人就牵着几头牛在那里团团转,团团转,踩那些泥巴。把那些泥巴踩到合用了。但还不能马上用,就把那些泥巴都提起来,安置在干地上,就堆在那里,让它慢慢的晾干到一个程度。好了,可以用了。到了这个可以用的时候,是不是马上拿出来用呢﹖还没有。你起初踩的时候,是一大块的。现在是在作坊里,匠人就把一小块拿出来,这个时候真的好像是作馒头那样去揉,一直揉到让人认为合乎标准,才开始作器皿。弟兄姊妹你晓得,你看到作成陶器的泥土,都不是普通的泥土,都是经过锻炼的泥土。用属灵的话来说,他们有学习,有操练,经过对付,受过造就的。然后神就用他。

 

弟兄姊妹们,你看到器皿可以暂时作坏,但是那一个作坏了器皿的泥土,人不丢掉,人给它有机会重新再作。弟兄姊妹们,神让耶利米在一个很具体的现象里去体会神的心意。然后主就说话了,说了下文好些的话。祂说:「有哪一个国是我定规他要灭亡,就一定要灭亡到底。如果他中途悔改,我岂不改变他的结果,赐福赏给他们么﹖」反过来,「有哪一个国,我说我要祝福他,但如果后来他落到罪里去,他不肯悔改,我还是要祝福他」,是不是﹖神说:「不,我会转换我的意思来对付他。」弟兄姊妹们,在旧约里,这一个原则是非常清楚的。到了新约的时候,也没有过去。

认定神作事的法则

 

弟兄姊妹们,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我们感谢我们的神。人可以在各方面对神有误会,但是神从来没有把祂行事的法则隐藏。神从前是怎么来带着祂的百姓走过一段的日子,如今神还是一样带领属神的人走过地上的路程。所以神说到当初以色列和神的关系。当时以色列已经灭亡了,犹大人也快要被掳了,但是犹大人的心里没有醒悟。神就说,他们离开活水的泉源,他们的结局一定是给分散,给消灭。如果他们是接上泉源,神就说了两件事。祂说:「利巴嫩的雪,从田野的盘石上岂能断绝呢﹖从远处流下的凉水,岂能干凅呢﹖」弟兄姊妹们,这两句话,就把上面那件事情说了,他离开了神这个活水的泉源。弟兄姊妹都晓得,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利巴嫩高山上的雪,每年都有的。那是说,在岩石上的雪不会断绝。从远处流来的凉水,弟兄姊妹你留意,是凉的水,并且是从远处流来的。那说出甚么?从远处流来,就说出那个源头是丰富的。因为源头不丰富的话,两下子就流干了,如果水的流量是够多的,那个水是凉的。

 

神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弟兄姊妹,你看到神说了这些话,用这些眼见的事物,来让祂的百姓去领会,要怎样紧紧的接连上那个活水的泉源。但是他们没有,结果他们只好接受那个咒诅的结局。所以下文就说,看十六节,「他们的地令人惊骇,常常嗤笑,凡经过这地的必惊骇摇头。」神说:「我必在仇敌面前分散他们,好像用东风吹散一样。遭难的日子,我必以背向他们,不以面向他们。」弟兄姊妹们,你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好像神很绝情,怎么神不显明怜悯呢?弟兄姊妹,如果我们把整个以色列的历史来掌握住,我们不说整个以色列历史那么长久,就是把耶利米作先知这一段时间的犹大历史来留意一下,难道神给他们悔改的机会还不够吗?

 

神在那里忍耐,等候他们的时间还短么?但是他们都不领情。他们就是不管神。他们好像说,神是发怜悯的神,是可以好欺负的,我不必管祂,只管我舒服就可以了。弟兄姊妹,这是当时犹大人的心态,但当神借着耶利米来把这个事实揭开的时候,你留意到,神是把这个事实带回到甚么时候呢?神是把他们带到所罗门把圣殿建好,在献上的时候。弟兄姊妹,你看到列王记上第九章,圣殿建好了,那个晚上神就在梦里向所罗门说了一些话。「你要学着你的父亲那样活在我的面前,你就蒙福了。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话,等到有一天,我会把这个殿交给人,我要让这个地方荒凉,人走过这里都撇嘴摇头,都在那里呼叫说,这些人离弃领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所以耶和华就使这地荒凉。」

 

弟兄姊妹你看到,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背景。神很严肃的对以色列人说过话,这是从近处去看。如果从更早一点,你看到申命记十九章,二十八章,你就看到神非常严肃的给以色列人说到,如果他们不遵行神的话,神就把他们分散在列国,神就让他们在天下万国中被抛来抛去,到处成为人的笑谈。弟兄姊妹,现在耶利米把神这一个心思再一次发表出来。这件亊不是偶然的,这件事情是接上历史所延续下来的那个轨道的。

 

人的顽梗惹动神的怒气

 

神的话真是说得很严肃。他们遭难的时候,他们一直用背向着我,我现在要用背向着他们,我不用面向他们。我掩面不看他们的愁苦,因为这是他们该接受的管教。弟兄姊妹们,在律法上,这事实是很严肃的。就是今天在恩典下,我们也得用同样严肃的心思来看神手中所作的工。我们感谢主!耶利米里面是很清楚,但是人对神的心意有没有因着神的心意这样发表而有回转呢?没有。反倒变本加厉的拒绝神。十八节就说出当时他们的心思。以后我们就看见,那些人怎么对付耶利米,人说甚么话来直接顶撞神。

 

我们先看看,犹大人对神话语的反应。十八节,他们说:「来罢!我们可以设计谋害耶利米。」谋害他有甚么了不起?「因为我们有祭司讲律法,智慧人设谋略,先知说预言,都不能断绝。」耶利米只给我们重担,把耶利米撵走,干脆杀掉他。弟兄姊妹们,你看到,这是神的百姓当时用甚么心思来对待神。他们把对待神的怒气,都发在耶利米身上。因为他们不能跑到天上去对付神,他们就对付替神说话的人。但是感谢我们的主,人虽然是这样的顶撞,但是这些顶撞,只是显出人的愚昧,而没有改变神的公义,圣洁的要求。

 

耶利米在这里求神主持公义,神也没有答应他这个祷告,也没有不答应他这个祷告。但是神在十九章说出一个问题,祂叫耶利米只去买一个窑匠的瓦瓶来,然后又把百姓中的长老和祭司中的长老,带他们出去到欣嫩子谷,在哈珥西的门口,宣告神吩咐他说的话。这一段话为甚么会被引出来呢?就是因为上面他们所说的话,干掉耶利米罢!他不在,我们还有祭司,长老,还有智慧人设谋略,还有先知说预言,这些事情我们都不会减少的,管他耶利米不耶利米!

 

神严肃的指出百姓的顽梗背逆

 

弟兄姊妹你晓得,这个说法是甚么?就像很早以前,他们说:「这是耶和华的殿,这是耶和华的殿,这是耶和华的殿。」犹大人在那个时间,他们一直以那些宗教的仪文的外表,作为他们的满意。只要有一些宗教的仪文的外表还显明,他们就觉得,我们是没有走错路。为甚么耶利米这个人,这么大胆出来说这些话?现在十九章,神让耶利米把那些长老们都带出来,对他们说话,是对着这一种心思来宣告的。整个十九章里都是说这一件亊,借着耶利米带着一个瓦瓶去表达出来。那是甚么亊呢?神要让祂的子民认识,神不是和他们闹着玩的。所以祂就叫耶利米带着那个瓦瓶,领着一些人,到了欣嫩子谷,在那里给他们说话。

 

我们先要了解,为甚么神让耶利米带他们这些人到欣嫩子谷?欣嫩子谷乃是犹大人用他们的儿女献祭给假神的地点,和底下题到另外一个地方叫陀斐特一样。他们在那里用自己的儿女作祭物献给假神。他们认为这样作,这些假神就要成为他们的祝福。但是神在这里说:我没有告诉他们可以这样作,他们这样作是不成的。他们向偶像敬拜,已经是不成了,再把自己的儿女来作祭物献祭更不成。就因着他们这样作,他们以为这个地方是可以寻求祝福。我要叫他们看见,这个地方要成为将来许多人被杀害的地方。他们许许多多的人要在这里被杀掉,那些被杀掉的人在这个地方都无法被埋葬得完。这是神在这里说的一段话的内容。所以,我们留意第六节,「耶和华说,因此,日子将到,这地方不再称为陀斐特,和欣嫩子谷,反倒称为杀戮谷。

 

在这个地方,满了死人,你们要在这里求祝福,这个地方叫你们伤心透了,这个地方叫你们可怜透了,因为神的惩治要在这个地方显明出来。」为甚么呢?因为他们不仅把这个地方玷污了,连耶路撒冷整个城,圣殿,所有的一切,都给他们玷污了。神就说:「我没有办法不打碎你们。」然后你就看到第十节,「你要在同去的人眼前,打碎那瓶。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要照样打碎这民和这城,正如人打碎窑匠的瓦器,以至不能再囫囵。」神给他们看见一件甚么事情呢?在他们的想象里,怎么可以叫欣嫩子谷成了杀戮之地呢?不可能的。神就给他们看见一件亊,耶利米怎么打碎那个瓦瓶,神说:「我照样打破这民和这城。」明显的告诉祂的百姓,打碎那个瓦瓶是怎样轻而易举的亊,要毁灭这个城和这个地,对神来说也是一样轻而易举的。

 

神说,我一定要这样作的,因为我给了你们太多太多的机会,你们不理会。你们以为神不会这样作。神说,你就看见我这样作,因为我这样作不是偶然的。从前在申命记的时候,我宣告过;在所罗门建殿后,我也对他再说了;现在向你们再三的说了,你们都不以为然,我只好把你们如同瓦瓶那样打碎了。最末了的那一段话,「因为他们硬着颈项,不听我的话。」啊!弟兄姊妹们,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亊。人在愚昧的时候,常常以为神是降福不降祸的神。但神在申命记老早就说了,祂是降福的神,但祂也是降祸的神。只是降福还是降祸,动机不在神那里,动机是在人这一方面。神要让人认识祂是怎样的一位神,让人学习敬畏祂,敬拜祂,侍奉祂。我们感谢神!神在旧约里作事是非常严肃,也好像下手很重。

 

但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能只是看见神很沉重的手,我们必须看见,在神的圣手出现以前,神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长久的让人有机会回转。我们实在要在主说的话里领会一件事情。主的话题醒我们说:「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所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同样的,主对我们说,现在还是神悦纳人的时候,还是神给我们有挽回的日子,我们如果没有按着神的心意来行走,求主给我们实在有悔改的机会,叫我们好好的活在神的面前,让神向我们降福不降祸。不要惹动神的怒气,让神不得不降祸不降福,求主怜悯我们!

 

 

陶匠手中的泥(18) (香港读经会)

 

祈祷:   生命之主,我的心归向你、渴慕你。求你临在,接纳我对你的敬拜,好使我庸俗的一生能经历片刻的神圣。

 

经文以描述先知如何领受神话语的情况作为开始(111)。窑匠制造器皿的过程是一「现场教育」,让耶利米可以明白神如何在历史中施展祂的作为。相对于手中的陶土,窑匠有绝对的主权,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各种器皿。有时候,当窑匠所造的达不到他的理想时,他就会从头再造,直到完成他心目中美好的制成品为止,也就是神的心意。

这幅图画如何应用在以色列的身上呢?一方面,神定好了旨意,如果人能配合的话,那么神就会饶恕他;相反,如果人不愿悔改,神也就不会祝福他。现在以色列刚好站在这抉择的关口上,是好是坏,全视乎他们所作的响应(11)。

以色列的响应(12)引起了神进一步的反应(1317),祂指出以色列所行的,乃是一件很荒谬的事(1315),他们自以为聪明,结果成为了列国嘲笑和轻看的对象(1617)。

经文除了让我们看见先知领受话语的过程外,也让我们看见他传讲所领受的话语的结果(1823)。这是耶利米另一次向神的剖白:他按照神的吩咐传讲话语,竟因此被人视为「眼中钉」,务要除之而后快(18)。为此,耶利米心中愤愤不平,他赤胆忠心,为这些人「代求」及保护他们,克尽先知的责任,但为何他们却以恶报善呢(20)?因此他恳切地请求神为他伸冤(19),彰显公义,不要让恶人逍遥法外(2123)。看来,当先知的路确是不容易走。

你可曾羡慕从事设计的人?当看到他们所设计的作品是那么美丽、漂亮和精致时,你心里会充满惊喜和赞叹吗?

那么是谁设计我们生命的呢?当中的起伏变化,原来都是神心意的流露!我们的心又岂能不被触动?然而,我们又当如何回应神所布置和安排的呢?是顺服在祂的权柄下,还是要向他表露自我,把主权紧紧地抓在手里呢?接受陶造,其实是蒙福的途径。

对耶利米来说,他顺服神却带来了连场噩梦,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物!我们会问这样值得吗?请谨记:接受神的陶造并不等如人能平步青云;人要成为神心目中的器皿,就必须要付上代价。

 

 

主是陶匠(十八章110)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耶和华对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2)。神是说话的神,只是祂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向我们说话。祂会透过天使、异象,圣经及内在圣灵微小的声音向我们说话,祂也会透过人向我们说话,而在这里我们看见神也可能透过我们「日常生活所遇见的一些事情」向我们说话,神是又真又活的神。只要我们愿意留意祂,祂会常常向我们说话,来教导我们,指引我们,安慰我们。想一想,神最近对你说了什么话呢?

   这段经文我们看见,神借着正在转轮作器皿的窑匠向耶利米说:「泥在窑匠手中怎样,你们在我手中也怎样。」(6),一方面我们看见:主是窑匠,我们都是祂手中的器皿,「祂对我们的生命有计划」,正如以弗所书第二章10节所说的:「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但愿我们都深知这一点,不管我们觉得我们自己如何,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偶然被造的,我们被造都有神的计划,我们愿意再次把自己献给祂,成为主合用的器皿。

另一方面,第78节让我们看见,神在我们身上虽然有计划,但是我们如何「响应」祂会决定这些计划是否会成就。神要建立、栽植、使用我们,但若我们不听从祂的话语,这计划就不会实现,而相反的,当我们远离,破坏了神的计划时,当我们愿意回转时,我们的生命就可以有转机。弟兄姊妹们,也许你觉得你把许多事情「搞砸」了,也许是你的婚姻,课业,事业或者是人际关系,只要你愿意回到神的面前,神会再次制作我们成为另一个合祂使用的器皿。

回应:主啊,谢谢祢制作了我,愿我一生能活在祢的计划中,成为美善的器皿。阿们!

祷读:以弗所书二章10

10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不理会的百姓(十八章1123)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段经文先知再次宣告神严厉的审判,甚至连这位常常在主面前为他们代求的先知,都求主重重惩罚百姓(2023)。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百姓不理会一些的事:

第一、     1112节我们看见,他们不理会神呼唤他们悔改的声音。是否我们也常常不理会神借着祂的话语,借着圣灵微小的声音,或者借着一些人或事,呼唤我们悔改的声音呢?让我们不要消灭这些声音,否则神将有「更大的声音」会临到我们身上。

第二、     1315节我们看见,这些百姓还作了一件让神很讶异的事,那就是不理会这位如此爱他们的神。第14节神说:就像雪和水不会断绝是自然的事一样,百姓纪念这位爱他们的神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祂的百姓竟忘记了神。是的,弟兄姊妹!保罗说:「若有人不爱主,是可诅可咒的。」神如此恩待我们,我们怎可能忘记祂呢?

第三、     18节我们看见:这些百姓不理会神,也不理会神所差派给他们,向他们说话的先知。他们自认为已经有祭司,智慧人和先知在他们中间了,但那些都不是真正神所差派的人。我们是否也常常只喜欢一些说好话给我们听的人,而不愿意听从一些也许会指责我们的人,事实上这些人可能是神使用他们来提醒我们呢!

当先知遇见人不理会他的时候,第19节他就转向神说:「耶和华啊,求祢理会我。」是的,当我们所做的事无法得到人的肯定时,我们知道神肯定我们就够了。让我们继续忠心勇敢地尽神给我们的职分吧!

回应:我是否常常留意神给我的光照?或是我常常消灭圣灵的感动?我是否常常忘记神?我是否理会那些神借着他们来向我说话的人?主啊,求祢帮助我。

祷读:箴言一章23

23 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

 

 

刁蛮任性(18:1-10) (圣经姊妹版)

 

属灵生命
身边有不少刁蛮女子,她们会对男友说:「既然爱我,那不论我怎样,你都会接纳我,就是我乱发脾气、乱花钱、挑剔……总之,你要对我好。」她们以为,爱情就是没理性、没理由的,被爱的,可以任意妄为
昔日的以色列同样以为,不论自己多败坏,神仍会继续爱他们、百般呵护他们,但耶利米却指出,神好像窑匠,如果手中的泥塑坏了,随时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改变这团泥的用途。神是我们的主,我们不能跟祂说:「无论我怎样败坏,你都要爱我。」
通常,我们在灵性好的时候,就会甘愿被主陶造,就是说,在我们灵命健康时,才会想到神是窑匠的比喻。但《耶利米书》的背景却是相反,这比喻原是在我们如以色列般顽梗时,叫我们明白,神可以随时离弃我们,祂是窑匠,重点并不在于我们顺服时把我们造得更美,乃在我们悖逆时发出警告,表明祂随时可以拆毁,然后再造我们。
你的顽梗可能是坏脾气、没节制……你要来到神面前认罪,而不是毫无理性地以为,祂会任凭你去犯罪
默想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18:6
心灵的镜子
神不是必然要接纳我们。

心灵祷告
(18:4)
父神啊,求你陶造我,让我成为你合用的器皿!

 

 

离开了神的子民(十八1~23)(卢俊义)

 

经文:耶利米书十八:1—23

耶利米书从第十八章开始到第二十章,是成为一个单元,因为这三章都是跟犹大亡国后被俘虏有关。时间是在主前六五年,在约西亚王执政的末期时候,因为犹大王约西亚可能为了在亚述和埃及之间取得独立的地位,而出兵与埃及打战;当时因为埃及王尼哥二世带着军队要去幼发拉底河上游的迦基米施支持亚述,想从巴比伦帝国的手中抢回哈兰这块土地。约西亚则想从中阻扰埃及这次的援军行动。我们不太清楚这次的阻扰行动是否因为他要带犹大倚靠巴比伦,或是纯粹为了要独立而有这样的举动?不过他出兵阻止埃及的援军亚述则是事实。结果约西亚王的这次军事行动失败了,他自己也不幸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丧生。他的死(列王纪下廿三:29—30),不但使原先已在进行的宗教改革为之停顿,使犹大从原本还是独立的国家,而让埃及找到并吞的借口,除了在约西亚王死后,废除才上任三个月的约哈斯外,并将之押解到埃及去,还向犹大求偿赔款三千四百公斤的银子,和三十四公斤的金子(列王纪下廿三:31—35),犹大从此变成了埃及的附庸国。

这三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先知作品的韵味,以某一种现象,或是某一种对象作比喻来传述神的话语,但是我们也从这三章中看到先知耶利米的处境是多么地危险,因为在他那个混乱的世代里,人们并不喜欢听真正的声音,人所喜爱的就是那些虚伪、欺骗的声音。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章经文的内容:

第一至十二节:
1上主对我说:2「你到那陶匠的家去;在那里我有话交代你。」3于是我到陶匠家去。我看见他正在转动轮盘,制造陶器。4每当手里所捏的粘土不完美,他就用那块粘土做成别的器皿。

5后来,上主又对我说:6「难道我不能按照陶匠处理粘土的方法来处理你们以色列人吗?你们在我手中就像粘土在陶匠手中。7无论甚么时候,我宣布要铲除,破坏,或摧毁一个国家,8如果那国家离弃罪恶,我就回心转意,不降灾难。9无论甚么时候我宣布要栽培,建立一个国家,10如果那国家不服从我,专做坏事,我就改变心意,取消我原先的计划。11所以,你要这样告诉犹大和耶路撒冷人民:我计划打击他们,准备惩罚他们。你要劝他们停止作恶,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12他们要回答:『不!我们何必改过?我们要随心所欲,顺着自己顽固的本性作恶。』」

陶艺,这在当时的犹大可以说是很流行的手艺之ㄧ。犹太人有一种传统,就是认为即使是富有,也要留一技之长给孩子,因此家中都会代代相传祖先流传下来的特殊手艺,也因此,他们有些村庄,就是相同手艺者群居的村落,尤其是陶艺手匠们就是如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取材方便的地理因素,居住在靠近陶土的邻近。例如耶利米书第十九章二节就有「碎陶门」这样的地方,这「碎陶门」就是一个村落。在新约使徒保罗时代还用陶匠捏土来作隐喻,以表示神随着他的旨意进行创造的工作(罗马书九:21

先知耶利米用陶匠的工作状况来作比喻,说出神给他的启示;陶匠可以随心所欲地依照自己的意思来捏造他所需要的作品。神就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祂就像一个陶匠般,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欣赏的角度来制造陶器。换句话说,这是在表明神有绝对的主权,就像一个陶匠一样,有绝对的主权在陶土的工作上。

第七至八节的铲除、破坏、摧毁,与栽培、建立,正好是对立的字词,这与神拣选先知耶利米时,所赋予他的先知使命是一样的;神选召先知耶利米的时候这样说:「我今天授权给你;你要向万国万民做根除、拆毁、破坏、推翻、重建,和种植的工作。」(耶利米书一:10

第八节可以说是整本圣经所提供的主要信息之一,说到神乃是个充满怜悯的神,祂会因为人的改变从善,而回心转意改变原先计划要施行忿怒的惩罚。我们看到约拿书的信息就是这样明显的题材。
第十节可以对照第四节一起看;在第四节说到这个陶匠如果因为手中的泥土不完美,他不是丢弃不要,乃是将之改用在其他方面的器皿,与原先所计划要制造的陶器不同。匠人会改变他原本所计划之造型。第十节就是用泥土来表明神对犹大人民的态度,如果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不听从神的旨意,那神会改变原先对犹大人民的期盼,而改变计划。

第十一节的「改变」,其字根与「陶匠」是一样的,换句话说,陶匠可以随着手里所拿的泥土,改变他原本所要捏出来的陶艺品。神对以色列人民也是一样,祂可以因为以色列人民的态度转变,也改变他所要捏出来的样式。

第十二节是问题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犹大人仍然拒绝接受神透过先知耶利米的呼吁回头悔改向善,「随心所欲,顺着自己顽固的本性作恶」这句话,已充分显示出犹大人堕落的程度,这句话也正好说明了第二章廿五节所记载的,神透过先知耶利米呼吁犹大人悔改回来,但是他们却说:「不,我不能回头;我爱上了异国神明;我要追随到底!」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里,就这样警告那些「不敬拜永生的神,反而去拜偶像」的人,「神任凭他们随着心里的欲念做下流的事」、「放纵自己的情欲」、「任凭他们做那些不该做的事」(罗马书一:21—32)。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是否能享受到神救恩的爱,其实与自己的抉择有密切的关系。是选择倚靠神,或是只为自己的情欲,或是目的,不将神的教训放在心目中,这样的人很容易被神「任凭」下去。

第十三至十七节:
13因此,上主这样说:
你们问一问列国,
谁听见过这样的事呢?
以色列人民做了非常可恶的事。
14黎巴嫩山岩上的积雪融化过吗?
山上清凉的涧水干涸过吗?
15然而,我的子民忘记了我;
他们向偶像烧香。
他们在该走的路上绊倒,
不再走那古道;
他们走上没有路标的小径。
16他们把这块土地变成恐怖的地方,
永远被人唾弃;
过路人看见了都惊骇摇头。
17我要在敌人面前驱散我的子民,
像东风吹散灰尘。
灾难来临的时候,
我要转身不理他们。

这首诗可以比较第二章十一至十三节;神是生命的泉源,就像是黎巴嫩山岩上的积雪一样,从来不曾间断过,因为该山高达海拔三千公尺,山顶终年积雪。但是犹大人民显然并不喜欢这样的泉水,他们喜欢的乃是他们所掘挖出来,但却不会蓄水,而是会干涸的水池。犹大人民就像这样的人一般,缺乏思考,也缺少诚心真意敬拜真实的神,去拜那用人的手所雕刻出来的偶像,结果只会带来生命的枯萎。
第十五节「我的子民忘记了我」,这句话在第二章三十二节是用「我的子民长久忘记我」。可以看出这种「忘记」,不是短时间成形的,乃是有过很长的一段时日了。

第十六节的「恐怖」、「惊骇」在希伯来文都是同一个字根;在这里表明的乃是严重到使人无法相信。
第十七节使我们想起大卫王在诗篇第廿三篇所写的诗所说的,倚靠神的人,神会在那人的敌人面前「摆设盛筵」,这刚好与此节所说的在敌人来临时,神又吹东风附加上去,以及转身不理的态度,成为明显的对比。

第十八至廿三节:
18于是人民说:「来吧,我们来对付耶利米!我们随时有祭司教导我们,有智者辅导我们,有先知传达神的信息。我们来指控耶利米,不要再听他的话。」

19因此我祷告:「上主啊,求你垂听我的陈诉,听听我敌人指控我的话。20良善应得恶报吗?他们挖陷阱要害我。求你想一想,我在你面前替他们哀求过;我曾经求你不要在烈怒中对付他们。21但现在呢?上主啊,我求你:让他们的儿女饿死;让他们战死;让他们的女人丧夫失子;让他们的壮丁死于瘟疫,年轻人横尸沙场。22求你差派掠夺者突然来到,洗劫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惊恐哀号;因为他们挖陷阱要谋害我,张罗网要抓我。23上主啊,你知道他们杀害我的阴谋。不要饶恕他们的恶行;不要赦免他们的罪过。求你使他们在你面前绊倒;求你在烈怒下惩罚他们。」

第十八节是那些反对先知耶利米的人的态度;我们看到这些人包括了祭司、先知、也包括了智慧者在内。就是因为他们的带头作恶(六:13、八:10),才使人民拒绝了先知耶利米的信息,因此,当先知耶利米又出来传达神的信息时,他们的反应就是马上联合起来要攻击先知耶利米。

这里说到「有祭司教导我们」,原本的意思乃是说:这些祭司乃是在教导人民怎样过圣洁生活的,并不像先知耶利米乱讲话。也就是说这些祭司并非是没有受过训练的,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并不比先知耶利米差啊。同样的,在这里所说的「有先知传达神的信息」,他们也是跟先知耶利米一样啊,都是神的仆人,跟先知耶利米有一样的地位,一样可以传出神话语。可是真正的问题乃是这些先知其实是王宫里的御用先知,是拿国王的待遇过生活,因此,他们传出的话语就是为了要讨国王、贵族们的喜欢,并不是真的传讲神的话语。所谓智慧者可能是指族中的长老,他们平常指导人民守社会秩序、遵循传统道德规律,在犹太人的社会中颇受尊敬。虽然这样,但是他们也没有指导人民聆听神真实仆人先知耶利米的话语,反而是引导人民离弃神的话语!在第十八节这里,说这些社会领袖是想用「舌头击打」先知耶利米。所谓「舌头击打」(和合本译文,现代中文译本用「指控」),指的乃是用毁谤,或是传播不真实的话,用谣言中伤先知耶利米。因为这样,人民才不会去听他的话,并且又可以用谣言流传来「指控」先知耶利米,这样,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种情形也发生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和使徒司提反、保罗的身上。但是,这些违背神旨意的人虽然可以这样嚣张、猖行,先知以西结却对他那时代同样的景况,说出这样的话:

「灾难接踵而来;坏消息接连不断地传过来。你们要找先知说预言;祭司没有甚么可教导人民;长老也没有甚么可忠告的。君王呻吟,领袖失望;人民要惊恐发抖。我要因你们所做的一切事惩罚你们;你们怎样审判别人,我也要照样审判你们。这样,你们就知道我是上主。」(以西结书七:26—27

看先知以西结提出的警告,人民若是离弃神的话语,其结果乃是为自己带来灾难,并没有甚么益处。先知的预言不是在灾难中才寻找,祭司们应该在平常就要教导人民如何敬奉神了,长老们也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告诉人民如何过社会生活,并不是在灾难来临时才想到要这样做,太慢了,因为社会已经失序,要扭转并不容易。

第十九至廿三节这段经文乃是先知耶利米的告白;也可以说是先知耶利米的哀歌;但是我们发现这段告白的经文跟先知耶利米的原本态度似乎配合不起来。

在第十一章二十节有提到过说,先知耶利米是将他自己的「案情」交托给神去处理,并且提过说神是鉴察人内心意念的神,因此,并不需要跟神说甚么,神必会清楚实况是怎么地恶劣。而在第十七章十六至十八节中,先知耶利米虽然曾祈祷神给他的敌人「受辱」、「恐惧」、「遭遇灾难」、「彻底毁灭他们」,但是所用的字眼也没有像在这章里这样激烈。

我们从耶利米书第三十七、三十八章可以看到当时那些社会领袖对他是恨之入骨,并且将之逮捕入一枯干的古井里。由于在先知耶利米的信息中,时常在谴责那些传达假信息的假先知、祭司(六:13—15、八:10—12),因此,这些人当然会生气,对他怀恨。

从第二十节我们可以探出先知耶利米为甚么会这样难过,因为他是用很善良的心在祈求神怜悯犹大人民,神尚且还提醒先知耶利米「不要替他们(指犹大)哀求,不要向我(神)祈祷」(十一:14),看,他这样爱他们,但是犹大人民却用这样恶劣的态度在响应他,这怎能叫他心里不难过呢!
纵然是这样,我们还是不太明白,为甚么先知耶利米要用这样严苛的话祈求神惩罚犹大?很可能是他已经失望、难过到极点了吧。想想他连自己的出生的日子都会诅咒(二十:14—15),就不难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章经文带给我们的信息:

一、离开神的教训,只会使神改变祂原先创造的慈爱。

我们看到先知耶利米用陶匠手中拿的陶土在捏作品的样式作比喻,来述说神跟祂的选民犹大国的以色列人民之间互动的关系。神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改变祂原先所想要做的作品如果这些陶土不听使唤的话。先知耶利米已经明白指出一个重要的信息,神乃是主宰者,祂对所有万物都有决定的能力,因为就像陶土在陶匠的手中一样,只能顺服陶匠的意念,否则很容易被陶匠所丢弃,或是改变原先要捏成的高级陶品。

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要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我们不能用顺服的心来看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会像犹大国的人民一样,最后是遭到神的丢弃,或是改变祂原有美好的创造旨意。这该是多么可惜啊。
我一直感到很可惜的,乃是有许多基督徒,常常都是在遇到了灾难时,才想到要寻找神的帮助,才想到要神伸手帮助他,可是每当灾难过后,就又有一大堆理由将神给忘了。有更多的基督信徒,平时并不研读圣经,却往往在遇到了困境时,喜欢将圣经当作百科全书般的拿起来猛翻,希望翻到他所希望的句子(注意啦,不是听神的话,乃是自己已经有了想要的答案,只不过是希望圣经给他左证而已,以求心安呢),这是非常错误的信仰态度!如果我们平时不会思考神的话语,如果我们平时不会注意神在圣经里的教训,我们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会离弃了神的道路,届时要再寻回,恐怕不容易啊。

二、谋害神的仆人,只会使神的怒气加倍升高。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神的忠实仆人,受差遣在传扬祂拯救的信息。但是我们也看到,真正的神仆人,常常被他的时代、社会所厌弃,因为人并不喜欢聆听神的话语,人喜欢的乃是为自己图谋利益,人在想的往往就是让自己「像神」一样,想要取代神的位置,结果是造成神的仆人受到严厉的逼害,不但在旧约时代如此,新约时代也是这样,看,我们的主耶稣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被钉十字架的。

而在我们现今的时代,这种逼害神仆人的事件却仍然继续在发生,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因为如果今天的时代还不会从圣经来反省,那实在是很讲不过去的。我们不要以为逼害神的仆人之事件只发生在那些共产,或是军事统治者之极权国家中,像拉丁美洲那些军事强人在杀害神父、修女等才算,那些当然是很严重的逼害事件,但是,在我们现今的基督教会中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就是在小小的地方教会中,也会逼迫传道者只讲他们所喜欢听的话,不准传道者从事社会改造的工作,这种事常常发生在我们四周的环境中,不是吗?我们应该要注意一件事:真正的神仆人,需要我们的支持、爱护、鼓舞,而那些只会讨好人的喜爱的传道者,则需要我们更多的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