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书第三十六章拾穗

 

【耶三十六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第四年”指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执政的第一年,也是但以理和其它人被带往巴比伦的那年。──《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耶三十六1 年代小注】约雅敬王第四年是主前六○五至六○四年(按照三十二1注释讨论过的提斯利制度)。尼布甲尼撒登基年之后的元年在六○四年春季开始(见:但一12的注释)。约雅敬虽然亲埃及,学者依然觉得他很可能于六○四年年初在叙利亚向尼布甲尼撒纳贡。由于这书卷要等到约雅敬第五年才宣读(9节),口授笔录时间大概是在第四年的年底(主前604年八∼九月)。六○四年年底时,尼布甲尼撒沿巴勒斯坦海岸南下,攻取了非利士城市亚实基伦。这城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很多人都被迁徙。尼布甲尼撒大军南下可能是犹大恐慌之故。──《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1~9记录预言的过程:本文描述了耶利米按照神的命令记录神之信息的一系列过程。须留意的是耶利米负责口述,巴录则负责记录(4)。尽管如此,本文没有错谬处,且被接纳为是正典,这是因为此二人均被圣灵所充满。亦即,神彻底地介入了记录圣经的过程。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1~32耶利米的书卷:约雅敬四年(约主前六○五年),尼布甲尼撒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迦基米施击败埃及(参46:2), 随即挥军南下,次年洗劫巴勒斯坦的亚实基伦城,先知多年所预言的「来自北方的敌人」之审判,如今已经到了犹大的门口。犹大可能因面临此危机而朝野宣告禁食,京城、圣殿聚集广大民众,正是宣读神话语的好时机。神命令先知将他蒙召至今所传的信息写成文字,以便将来作为永远的见证。有关先知口述的信息如何笔录成书卷,本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参17-18, 32)。可惜王拒绝神的话语,于是审判将斩钉截铁地临到。──《串珠圣经注释》

         预言的记录:作为传播媒体,书面记录要比口传更加可信,效率也较高,并且容易长期保管。因此,耶利米记录了自己23年间所宣告的信息,亦即自约西亚13(B.C.628)蒙召作先知起,到约雅敬第4(B.C.605)为止。用文字记录信息的直接动机是因被囚禁而无法进入圣殿传讲信息(36:5)。但间接目的则是,为要保证预言的成就,且使后人读到这些文字之后,不致重蹈覆辙。本文写于约雅敬第四年(B.C.605),由巴录代笔。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请参照35:1-19。本章的内容可分为:①巴录用书卷记录耶利米的预言,并在殿里宣读(1-8);②众民、首领和约雅敬对此所作出的反应(9-26);③准备新书卷,预言将要临到约雅敬的灾难(27-32)。这三个内容似乎是独立的,其实却是相互关联的。本文所包含的属灵教训是:①可以挡住人的口,却无法阻止宣告属神的信息(10;提后2:9);②对主的仆人而言,苦难是信仰更上一层楼的楔机(32;5:10-12);③逼迫真先知的人,终必受到神的震怒而落到悲惨的下场(30;12:23)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你取一书卷,将我对你说攻击以色列和犹大,并各国的一切话,从我对你说话的那日,就是从约西亚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写在其上。」

         “一书卷”。一个卷轴。用蒲草纸粘合而成(比较23节)。当中包含耶利米从主前627605年所说的预言。──《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书卷:派生于“翻滚”一词。古代的造纸技术或装订技术并不发达,主要用纸莎草制作的简册或动物的皮来代替纸。首先将数张比帛联接到一起,之后在两端各自固定能够滚动的两个木棒,好从两边卷起来。一般宽为25-30厘米,长度却没有具体标准,有的可长达10.5米。据他勒目记载,在官方聚会中宣读的妥把手抄本,是用洁净的畜类皮(7:2)所作的书卷,以便于长期保管。约雅敬所焚烧的书卷,可能不是皮作的,而是用纸莎草作的。因为若是皮书卷,就无法忍受它在焚烧时所发出的异味(22,23)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 书卷】希伯来原文在此所指的是一种特殊或较为优质的书卷,适合政府文士在正式场合使用。这种书写材料只在君王作出重要宣言时才用得着。有关书卷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三十章\cs162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36:2-4>

【耶三十六2-4  文士在古代犹大社会中是扮演甚么角色?抄录文件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古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所以读书人非常宝贵,受人尊敬。文士的地位就更加崇高,他们的知识和学问都备受尊崇。巴录是耶利米的文士。当时的人大都用羔羊皮和蒲草纸记录文字,然后把一张张的羊皮或蒲草纸缝起来或黏合成一卷卷的书,称之为卷轴。以色列人被掳之后,文士成为律法教师,讲解旧约律法。在新约时代,文士更形成为很有权力的政治团体。──《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三十六3「或者犹大家听见我想要降与他们的一切灾祸,各人就回头,离开恶道,我好赦免他们的罪孽和罪恶。”」

         或者犹大家听见……就回头离开恶道:神虽以公义治理世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喜悦施慈爱、怜悯和恩典给那些痛悔的人(18:26;15:4-32)

【耶36:5】我被拘管:说明了耶利米不能直接记录书卷而宣告的理由。这并非指他囚禁在狱中,而是指他因为受到包括约雅敬和官长在内的众人之嫌(7,26),因为19节和26节告诉我们,耶利米和巴录可以自由躲藏起来。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4「所以,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来,巴录就从耶利米口中,将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

         “巴录”。参看第三十二章1225节、第三十六章101926节及第四十三章36节。他是耶利米的随从和书记。──《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巴录”是耶利米先知的书记,他也是耶利米的助手(参三十二1225;三十六1019,26;四十三3,6)。──《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耶三十六4 文士笔录口授材料】耶利米口授的默示因为要公开宣读,所以必须谨慎抄录,因此有需要使用职业文士巴录的技巧。埃及无数的古墓壁画和《克提的教训》(Teachings of Khety),都是文士在古代社会中地位重要的左证。虽然任何人都有资格聘请文士,考古证据(有他名字的戳印)却是巴录是御用文士的有力证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5「耶利米吩咐巴录说:“我被拘管,不能进耶和华的殿。」

         我被拘管, 不能进耶和华的殿”。可能由于众人反对他所传的信息(比较七;二六)。──《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被拘管」:在此宜译作「被阻止」。──《串珠圣经注释》

         可能因为反对耶利米的信息,不许他入殿(比较七章;二十六章)。──《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耶三十六6「所以你要去,趁禁食的日子,在耶和华殿中将耶和华的话,就是你从我口中所写在书卷上的话,念给百姓和一切从犹大城邑出来的人听。」

         「禁食的日子」:并非定期举行,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召开。此次禁食的原因大概是巴比伦的入侵。──《串珠圣经注释》

         趁禁食的日子……念给……人听:对以色列民族而言,禁食的日子是特殊的日子,故它有以下目的:①为了悔改(9;1,2);②为了祷告蒙应允(8:21);③为了使肉身顺服圣灵(林前9:25-27);④为了得到神的引领(20:26-27)。可以说在禁食的日子,聚集在圣殿里禁食的百姓,心中洋溢着对神的火热信仰。耶利米要在禁食的日子宣告话语的目的是:①为了向更多的人传讲信息;②为了更有效地宣告预言。关于禁食之日的详细内容,请参照斯4:1-17,关于禁食。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6 禁食的日子】耶利米指示巴录在有很多人到耶路撒冷聚集的禁食日子,宣读他口授的书卷。除了赎罪日以外,禁食并不是宗教历上的定期活动之一,而是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全民集中宗教精力之时宣告。是次禁食可能与巴比伦大军抵达巴勒斯坦有关(主前604年十二月)。──《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7「或者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恳求,各人回头,离开恶道,因为耶和华向这百姓所说要发的怒气和忿怒是大的。”」

 

【耶三十六8「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就照先知耶利米一切所吩咐的去行,在耶和华的殿中从书上念耶和华的话。」

 

【耶三十六9「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五年九月,耶路撒冷的众民和那从犹大城邑来到耶路撒冷的众民,在耶和华面前宣告禁食的日子。」

         “禁食”。在主前604年十二月,大概由于巴比伦人当时已经征服了亚实基伦。──《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百姓禁食,因为巴比伦军队已经占据了亚实基伦。耶利米预言来自北方的敌人,蹄声清晰可闻,时为主前604年。──《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书卷的记录始于约雅敬第4,成于第五年,宣告于那年的某一禁食的日子。并不是定期禁食的日子,而是举国陷进患难或信仰面临危机时,非定期进行的禁食之日(20:26;撒上7:3-9)。引人注目的是宣告禁食之日的并不是王或官长,而是犹大百姓。这表明比起那些领袖,黎民百姓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信仰上的危机和国家的危机。今日亦然,比起那些耽于安逸而自高自大的政治宗教领袖,普通的圣徒更为冷静地直面现实并为此祷告。拥有正确的信仰和历史意识,与拥有社会地位或特定身份无关。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9 年代小注】约雅敬王第五年九月是主前六○四年十一至十二月。巴比伦军队于六○四年十二月沿非利士海岸南下,攻取了亚实基伦城。这个「从北方来到」的敌人可能转向东来耶路撒冷,是宣告禁食的合理时机。巴录就在这时宣读耶利米口授的书卷。尼布甲尼撒于主前六○三年一至二月回到巴比伦。──《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9~26宣告预言时的反应:描述了巴录宣告耶利米的预言时众人所作出的反应。反应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米该亚为首的众首领之反应(11-19),二是约雅敬及其臣仆的反应(20-26)。前者似乎因着巴录所宣告的预言,而感到有巨大的惧怕和自责。他们担心耶利米的信息传到王的耳中,耶利米和巴录就会有生命危险,便劝他们二人躲到无人知道的地方。与此相反,约雅敬和他的臣仆们听了书卷的内容后,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极其愤怒,焚烧了所有书卷,想要囚杀耶利米和巴录(26)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10「巴录就在耶和华殿的上院,耶和华殿的新门口,沙番的儿子文士基玛利雅的屋内,念书上耶利米的话给众民听。」

         书卷要念三遍:在圣殿的上院(10节),在众首领面前(15节)和在约雅敬王面前(21节)。──《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耶利米的书卷曾经三次公开宣读:在圣殿门口(10节);在领袖面前(15节);在约雅敬王面前(21节)。──《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耶三十六10 地形】王国时代的圣殿建有三层厢房,在三边围绕圣殿。可以假定基玛利雅的房间(和合本:「屋」)是其中一个厢房。旧约对于殿院的描述甚少。本节的「上院」很可能就是列王纪上六36的「内院」,即围绕圣殿本身的院子。在圣殿范围之内,这是地势最高的一部分。耶利米书二十六10也提到过「新门」,但其确实位置不明。学者一般臆测它是在殿院的南面,作为圣殿范围和南邻王宫之间的通道。──《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11「沙番的孙子、基玛利雅的儿子米该亚听见书上耶和华的一切话,」

 

【耶三十六11~12本文记录了众首领的名字。逐一记录首领的名字,与记录预言年代(1,9)一样,是为了强调预言的历史性。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12「他就下到王宫,进入文士的屋子。众首领,就是文士以利沙玛、示玛雅的儿子第莱雅、亚革波的儿子以利拿单、沙番的儿子基玛利雅、哈拿尼雅的儿子西底家和其余的首领都坐在那里。」

 

【耶三十六12 文士的屋子】国王的听政室旁边必然有好些供集会讨论公事或交流信息的小房。君王的顾问或文士的权力象征之一,是可以占用一个小房作为「办公室」。约雅敬的顾问未将耶利米的书卷呈献给王之前,先在文士以利沙玛的房间集合,可能是因为这是他们惯常的聚会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13「于是米该亚对他们述说他所听见的一切话,就是巴录向百姓念那书的时候所听见的。」

 

【耶三十六14「众首领就打发古示的曾孙、示利米雅的孙子、尼探雅的儿子犹底到巴录那里,对他说:“你将所念给百姓听的书卷拿在手中,到我们这里来。”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就手拿书卷,来到他们那里。」

 

【耶三十六14~19众首领对先知及其秘书的友善态度参26:16-24。──《串珠圣经注释》

 

【耶三十六15「他们对他说:“请你坐下,念给我们听。”巴录就念给他们听。」

 

【耶三十六16「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害怕,面面相观,对巴录说:“我们必须将这一切话告诉王。”」

         众首领要将书卷的话告诉王,并非要告发先知,乃因先知所宣告的审判非同小可,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们也希望约雅敬王听见后能悔改。──《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面面相观:指首领的心有所动摇。惊骇之余,他们必是感到应该向神悔改。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16 将先知信息向王禀报的责任】按照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文献,所有御用顾问和政府官员,都有向王禀报先知言论的责任。几篇文献记载了先知的警告;一篇指出可能发生叛乱,一篇则主张献祭,又一篇警告君王不可出征。本节的希伯来原文的强语势措词,加强了这些令人震惊之警告的紧急程度。耶利米的信息令这些官员惊恐万分,但他们也知道向王报告默示所宣讲的危险,是何等重要的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17「他们问巴录说:“请你告诉我们,你怎样从他口中写这一切话呢?”」

 

【耶三十六18「巴录回答说:“他用口向我说这一切话,我就用笔墨写在书上。”」

         :不同于今天的墨水,是烟灰或墨炭加上树胶或油混合而成的(林后3:3;约三1:13)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18 墨】古代近东文士所用的墨成分虽有不同,但都是以碳为主要材料。埃及的惯常作法是在灯黑中调和树胶。化学分析显示书写拉吉书函的墨,是碳与栎瘿和橄榄油调制而成的铁质墨水(iron ink)。──《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19「众首领对巴录说:“你和耶利米要去藏起来,不可叫人知道你们在哪里。”」

         可以说众首领已认识到耶利米的信息是神的话语,故要保护他。可惜,他们没有坚持这种立场。他们口中承认神,行为上却否认神(1:16),在严格的意义上说不能称为神的真儿女(10:32,33;12:8,9)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0「众首领进院见王,却先把书卷存在文士以利沙玛的屋内,以后将这一切话说给王听。」

 

【耶三十六20~26约雅敬焚烧书卷:约雅敬是犹大的第18代王,他在听到书卷所记录的话语之后所作出的反应,与在洁净圣殿时中发现律法书的约西亚王(王下22:8-13)所作出的反应截然不同。神的话语和先知唤醒约西亚,而约雅敬却对此加以蔑视,这就暴露了他从根本上不依赖神,而依靠人力的信念。这更是向神挑战的行为。属血气的人都会采取这种态度(4:7)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1「王就打发犹底去拿这书卷来,他便从文士以利沙玛的屋内取来,念给王和王左右侍立的众首领听。」

 

【耶三十六22「那时正是九月,王坐在过冬的房屋里,王的前面火盆中有烧着的火。」

         “过冬的房屋”。不是另一幢房子,而是他住所内较暖和的地方。──《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九月」:即阳历十二月,属寒冷季节。──《串珠圣经注释》

         “过冬的房屋”:屋内气温比较和暖的房子。──《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是阳历12月。此时犹大已进入冬天,且适逢雨季,因此天气很冷。 ──《圣经精读本》

         火盆是用来装烧着的炭的,古代人以这方法取暖。──《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三十六22 火盆】由于事情在公历十二月发生,王的听政室应该有烧着几个火盆的需要。在他身旁有一个供取暖或燃点熏香之用的,也不令人意外。他的「暖阁」甚至可能有固定的壁炉,但记述的措词似乎表示这是一个流动的火盆,书卷的碎片可以戏剧性地丢在盆的里面。──《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23「犹底念了三、四篇(或作“行”),王就用文士的刀将书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烧尽了。」

         “文士的刀”:专门用来修理芦苇笔和书写纸的笔刀。──《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耶三十六23 分篇书写】和合本译作「篇」(NIV:「栏」〔column〕)的字眼,其他经文通常译作「门」。这可能表示书卷的纸页是用皮条串连,或每页的宽度大致与用铰链接驳的写字板相同。这种用木制造,上面通常涂以蜂蜡的写字板,在古代的沉船和新亚述遗址中(后者是宁鲁德某个井底发现的十六块象牙写字板),都可以找到例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23 文士的刀】约雅敬可能是借用文士的削笔刀自己切割书卷,也有可能不过是下令文士代他进行。但这如果是羊皮纸书卷,切开接驳书卷各页的皮条应该比较容易,此外,羊皮纸烧得很慢,并且气味难闻。但这如果是蒲草纸卷轴的话,切割焚烧就不难办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23 切割焚烧表示作废】王切割焚烧耶利米的书卷在某一程度而言,可说是执行咒诅仪式。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埃及人习惯把将要攻打之城市的名字,写在瓦碗或小像上,然后在念过适当的咒语之后,打它打碎。像耶利米这样将预言付诸笔墨,有使之生效的能力(就如宣讲也有这效果一样)。约雅敬希望焚烧书卷能够取消或削减这个宣判的效力。──《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三十六24「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

         约雅敬对书卷的反应,与他父亲约西亚对律法书的回应(见王下22:10-23:3)成一强烈对比。

          「撕裂衣服」:是悔改的表现。此字于原文与23节的「割破」为同一字;约雅敬不但没有撕裂衣服,还要将书卷撕破。──《串珠圣经注释》

         听见……不撕裂衣服:撕裂衣服”是指承认自己的过犯,表明自己是毫无价值的罪人是一种外在的信仰告白(7:6)。王闻听耶和华的话语之后焚烧了记载话语的书卷。面对这种大罪,在场的王和臣仆却无动于衷,他们已完全失去了属灵的功能。藐视神话语的人,必然会受到神的审判(1:5)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5「以利拿单和第莱雅,并基玛利雅恳求王不要烧这书卷,他却不听。」

         以利拿单:是犹大首领之一,可能与为了杀害先知乌利亚而下埃及的亚革波的儿子以利拿单是同一人(12;26:22) 第莱雅:只见于此处,无从查考他是何等人。根据本节他可能是多少有些信心的人。 基玛利雅:是沙番的儿子,职分是文士,他曾允许巴录在位于圣殿新门口的自己屋内,给百姓宣读书卷(10)。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欲阻止犹大王的错误,可见他们相信耶利米的信息就是真神的话语。正是这些有识有勇的少数人,在逐渐成就着神的历史。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6「王就吩咐哈米勒的儿子(或作“王的儿子”)耶拉篾和亚斯列的儿子西莱雅,并亚伯迭的儿子示利米雅,去捉拿文士巴录和先知耶利米。耶和华却将他们隐藏。」

         耶和华却将他们隐藏:当得知王焚烧书卷,且下令捉拿自己时,耶利米或许会因自己劳苦已付诸东流而绝望。正当此时,神安全地隐藏了耶利米。这就表明,无论在何时何地,神均为圣徒的避难所(91:9,10;14:26)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7「王烧了书卷。其上有巴录从耶利米口中所写的话,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耶三十六27~32重写书卷:耶利米和巴录藏身于暗处之时,神命令耶利米重写书卷(32:19;34:1) 这暗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中,都要宣告神的话语(5:18;24:35)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8「“你再取一卷,将犹大王约雅敬所烧第一卷上的一切话写在其上。」

 

【耶三十六29「论到犹大王约雅敬你要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烧了书卷,说:‘你为什么在其上写着,说巴比伦王必要来毁灭这地,使这地上绝了人民牲畜呢?’」

         「论到 ...... 你要说」:或作「你要这样针对犹大王约雅敬,说」。──《串珠圣经注释》

         从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犹大将要被巴比伦所灭亡的预言,分明是使百姓灰心丧气的判逆之事。况且,周边的情势还不是很紧迫,也有可能认为这是妄言。然而,约雅敬应该深入思考此预言的真意。但是,他却无视了此预言,从而没有看到自己和百姓的罪,最终受到了神的咒诅与审判(31) ──《圣经精读本》

 

【耶三十六29~31重写的书卷加上有关约雅敬之审判的预言:没有后人继位(他的儿子约雅斤三个月后被尼布甲尼撒废黜了),没有正式的安葬以及惩罚将会临到他的后裔。──《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

 

【耶三十六30「所以耶和华论到犹大王约雅敬说:他后裔中必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他的尸首必被抛弃,白日受炎热,黑夜受寒霜。」

         「被抛弃」:于原文与23节之「扔」属同一字根;约雅敬因为将书卷抛在火中,自己便要被抛弃。──《串珠圣经注释》

 

【耶三十六30 曝尸】这句话综合了死而不得埋葬,藉以羞辱尸体的实际行动,以及神宣判约雅敬一家失去统治犹大的权利。类似的咒诅亦可见于列王纪上十四1011,亚希雅针对耶罗波安的话,以及列王纪上二十一2124,以利亚对亚哈所说的话。后来伊里芬丁的犹大人又咒诅当地的总督维德兰加(Vidranga),因为他下令毁灭他们的圣殿。他们求神使他的尸体曝露风霜,被狗所吃,不得正当的埋葬。有关正当埋葬的重要性,可参看:列王纪上十六4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利米书三十六30指出,约雅敬的「后裔中必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但列王纪下二十四6及历代志下三十六9均记载其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圣经岂不是自相矛盾?(D*)】

     圣经在记载约雅敬的悲惨命运之前,指出他将记有耶利米预言的经卷撕掉焚烧。耶利米书三十六30的重点,乃是约雅敬之后再没有王朝了。这个咒诅果真应验,约雅敬死于主前五九七年,而其子在耶路撒冷作工仅仅三个月,尼布甲尼撒王就兵临城下了。耶路撒冷受围困之际,约雅斤可能未有机会接受官方的加冕仪式。约雅斤没有继续坐在王位上,因为迦勒底人立其叔父西底家作王,成为迦勒底人的傀儡。至于约雅斤,则被掳往巴比伦,至死亦没有机会返回巴勒斯坦。

    在此要一题希伯来文yasab(坐……宝座),当这个字雁用在王帝身上时,就意味着这王会统治一段较长的时期,而不会短短九十日就被撵下台。因为神不容许约雅敬之子约雅斤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故此,他被迦勒底人带走,他的后裔也不能承继大卫的王朝。所罗巴伯之父是撒拉铁,故此他的先代是约雅斤(参太一12)。犹太人从巴比伦返回巴勒斯坦后,所罗巴伯曾作他们的领袖。然而,他从未有作王。(稍后时期,到了主前—、二世纪,哈斯摩年家族统治犹大地,但他们是利未族的后裔,却非源于约雅敬。)──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耶三十六31「我必因他和他后裔,并他臣仆的罪孽刑罚他们。我要使我所说的一切灾祸临到他们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犹大人;只是他们不听。”」

 

【耶三十六32「于是耶利米又取一书卷,交给尼利亚的儿子文士巴录,他就从耶利米的口中写了犹大王约雅敬所烧前卷上的一切话,另外又添了许多相仿的话。」

         「又添了许多相彷的话」:指第二次誊录的复本对前卷的内容有增订的地方,包括王悲惨的结局(参30)。──《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说明了《耶利米书》是如何编排的。被掳日期越来越近,神吩咐耶利米将神口头吩咐的话写下来(三十2),然后加上一些关乎被掳归回和将要临到的其他福气(三十3,1011)。但约雅敬王烧毁了耶利米的书(三十六23)。耶利米又重新写。这卷新写的书大概是依照前一卷书,就是神原先所指示的次序而写的。但他在合适的地方,加进了一些同类话题(三十六32)。之后,耶利米又加进了许多后来领受的信息。这些信息和原先的信息主题切合,故此放在一起(参21,24,27293234章)。新的书卷写成后才领受的新信息,是依照领受的时间次序而写下。4652章便是例子。这样《耶利米书》的编排,部分是根据信息领受的时间次序,部分是依照内容主题。──《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

         文士:在古代以色列社会里,文士是专项职业,一般是世袭的。利未支派出现了很多文士,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抄写神的律法书(17:18),有时还会记录祭司的职权(代上24:6),也拟定个人文件。巴录就是一个继承父业的文士。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36章)】

 1 在本章里,巴录的表现如何显出他对耶利米的忠心?见4, 6, 10, 15, 18, 28, 32节。他这样做要面对什么危险?见5, 19, 26节,参26:8-9, 20-24。巴录的兄弟西莱雅可能在宫中已享有地位(日后为西底家王的大臣),巴录只是耶利米的秘书,本来无须冒险,为何他仍对先知忠心耿耿?他给你什么榜样?

 2 从29节及25:1-11看来,巴录所写下的信息有那些因素会引起约雅敬王不悦?

 3 约雅敬王通令全国上下宣告禁食(以示悔改及鼓励祷告),为何他却割破写有神信息的书卷并焚毁它?这与在他以前的君王如何不同?参26:18-19; 王下22:10。他的做法与他一贯的作风是否相符?参22:14-17。这些给你什么提醒?

 4 约雅敬对书卷的反应,以及他历来对百姓的态度,与他的结局如何相应?另参22:18-19

 ──《串珠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36>

【耶三十六  36章的背景是怎样的?】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05年的夏天,即尼布甲尼撒王在迦基米施一役击败埃及军队不久之后。这章纪录的事件比前两章所记的事件发生得要早。──《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三十六1∼三十八28这三章记载耶利米所受逼害。本章为约雅敬烧毁耶利米的预言书卷。看三十六32注。──《启导本耶利米书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