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书亚记第十四章拾穗

 

【书十四1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产业,就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长所分给他们的,都记在下面,

       迦南地,是对约但河以西之地的称谓。493祭司以利亚撒头一次出现在约书亚记。他是亚伦的儿子和继承人,494也是利未人的领袖。495在约书亚的任命上,他曾参与,并有责任要用乌陵和土明来判断神的旨意,以引导约书亚(民二十七1922)──《丁道尔圣经注释》

         “祭司以利亚撒……所分给他们的”。参看民数记三十四章1629节的脚注。――《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神指定负责「分地为业之人的名字,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民三十四17),亚伦的接班人「祭司以利亚撒」代表神的恩典,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代表神的权柄。「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1)主持分地为业,表明以色列人在迦南承受产业的过程,完全是根据神的恩典和权柄。同样,将来我们「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西一12),也完全是根据「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来二17)和万王之王(提前六15)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权柄。

         「祭司以利亚撒」是亚伦的第三个儿子(出六23),他见证了摩西任命约书亚接班的仪式(民二十七19~22),并负责「凭乌陵的判断」向约书亚指示神的旨意,所以约书亚和以色列全会众「都要遵以利亚撒的命出入」(民二十七21)。他可能负责主持「拈阄」(2)

         神不但指定了「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也指定了协助分地的河西十个支派的族长(民三十四19~28),但却没有对河东两个半支派的分地过程作出任何安排。人自己要做的工作,只能靠人自己来筹划;而神所定意的工作,神自己会呼召、安排。──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以利亚撒」:字义是「神已帮助」,祭司以利亚撒是亚伦的第三个儿子 623 3417 要求此人与约书亚一同分配地业。此处是他头一次出现在约书亚记。在 2719~22 记载他参与了约书亚的任命,并有责任要用乌陵和土明来判断神的旨意以引导约书亚。

         拈「阄」:「抽签用的小鹅卵石」。

         一般认为祭司以利亚撒就是主持拈阄抽签的人。──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产业。本章是九个半支派分配土地的序言。以色列人现在应该分散开来接管新征服的地区。如果不在定居下来,迦南就白白征服了。自从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应许他的后裔承受迦南地为业,几百年时间已经过去了。神的应许有时因接受者的不忠心而长期耽延。我们有权利催促祂应许的实现。

  以利亚撒。直译是 “神帮助”。以利亚撒是亚伦的第三个儿子和大祭司的继承人(62325;民3242025~28;申106)。本节先提以利亚撒,再提约书亚。这符合摩西的律法和他下令在以色列建立的政体。神借着祂的祭司得到尊荣。约书亚要站在以利亚撒的面前(2721)。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根据凭乌陵的判断为他求问。约书亚和会众都要按照以利亚撒的吩咐出入(见申179)。在摩西为以色列所创立的政体中,祭司在神的指导下拥有立法的权威;行政权利则由士师来执行。这就是神权政体。只要祭司完全依靠神,这样的安排就非常理想。反之,一个腐败的祭司阶层也能控制和威胁整个国家。当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被弃绝时,神权政体就终止了,再也没有恢复。

  族长。他们的名字记在民3419~28中。这里没有流便和迦得支派族长的名字,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了约旦河东的土地。──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1~5说明分地的执行者和解释计算九支派半没有包括利未支派的原因。――《串珠圣经注释》

         分配约但河以西之地:这是关于分配约但河以西之地的内容,论及了分配对象、分配方法与进行分配之人。①分配对象是9个支派,按着犹大、以法莲、玛拿西的剩余一半、便雅悯、西缅、西布伦、以萨迦、亚设、拿弗他利、但支派的顺序进行了分配;②分配时采用了先拈阄将迦南地分给各支派(2654~56),接着继续重新调整所出现的问题的方法;③进行分配的人是约书亚和大祭司以利以撒及各支派的族长。族长们计算自己支派的人数,帮助公正地分配,并且处理在分配过程中所产生之诸般问题。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十四1~15分河西地导言。――《串珠圣经注释》

         14 本章继续讲分地。 141~5 开头回顾了 13 的内容,并于 143~4 提出了利未支派没有参与分地的另一个原因:创世记记载雅各因着长子流便犯过罪,立了约瑟为长子( 485 ;代上 51 ),所以约瑟所得的产业就比其他支派多一份( 4822 );而且雅各又同时将约瑟的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的地位提高,与其他十一个儿子同列,等于过继孙儿为子,约瑟一系等于就分为两个支派。因此,分地的支派仍然是十二个。除此之外,在迦南分配土地时,没有给利未支派,只给了若干城邑和郊野( 144 )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利未支派曾被分别出来事奉神所以不可有产业( 3121820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十四2是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把产业拈阄分给九个半支派。

       在约书亚记,这里是头一次提到(希伯来文 go^ra{l)。虽然这个东西究竟是如何使用的,经文从未仔细说明过,但是显然它并不是一种平常用来寻求神旨意的工具,而是在指定情况中才用到的。如,赎罪日那天的替罪山羊,是由拈阄来决定的(利十六810)。土地要用拈阄来分配,这命令重复了好几次。497虽然在原来的吩咐中,按支派的大小略有选择性(民二十三54),不过,阄是用来决定神的旨意,看各支派与宗族的地业为何。──《丁道尔圣经注释》

         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拈阄:神吩咐当按着各支派的人口比例进行分配,但首先要采用拈阄的方法(2654~56)< 绪论,掣签>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阄」(2)原文是「抽签用的小鹅卵石」。对于世人来说,「拈阄」是无奈地把事情交给命运;而对于神的百姓来说,「拈阄」是主动地把事情交在「耶和华面前」(十八10),接受神的权柄和管理。神吩咐百姓用「拈阄」(2节;民三十四13)的方法来承受产业,表明神才是全地真正的主人;百姓能得着这地,并非因为自己的努力配得,而是根据神的应许和恩典;百姓只有遵行神的诫命,神才会「照祂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扩张你的境界,将所应许赐你列祖的地全然给你」(申九8)。──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关于把产业「拈阄」分给九个半支派:a.在约书亚记, 142 这里是头一次提到阄(希伯来文 go^ra{l)。虽然这个东西究竟是如何使用的,经文从未仔细说明过,但是显然它并不是一种平常用来寻求神旨意的工具,而是在特定情况中才用到的。b. 168~10 提到赎罪日那天的替罪山羊,是由拈阄来决定的。c.土地要用拈阄来分配产业,这命令在民数记重复了好几次( 2555~56 ; 3354 ; 3413 ; 3623 ;)。虽然在原来的吩咐中,产业分配本应按支派的大小略有选择性( 3354 ),不过拈阄是用来决定神的旨意,看各支派与宗族的地业为何。──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直译是 “鹅卵石”。显然源于古代用鹅卵石掣签的方法。拉比学者推测是用两个瓮。一个里面放的鹅卵石(或石子)写各支派的名字。另一个里面放着同样的石子,上面写着地名。约书亚,以利亚撒或各支派的代表可能轮流同时从两个瓮里摇出一颗来。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可能只有一个瓮装着写有地名的石子,由各支派的首领摇出来。具体的操作过程我们无从得知。这样似乎只能对土地作大致的分配,具体的边界还得由各支派的首领们来确定。大支派多分一些,小支派少分一些。这是耶和华所规定的原则(2651~563354)。整个分配的过程显然受天意的掌管,以符合雅各和摩西在圣灵感动之下所发有关各支派土地的分配的预言(49章和申33)。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布满葡萄园和牧场;分给西布伦支派的是海口;分给以萨迦支派的是山间富饶的平原;分给亚设支派的土地盛产粮油矿物。其他支派也各有自己的产业。──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3原来摩西在约旦河东,已经把产业分给那两个半支派,只是在他们中间没有把产业分给利未人,

 

【书十四4因为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就是玛拿西和以法莲,所以没有把地分给利未人。但给他们城邑居住,并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牲畜,安置他们的财物。

         长子得双分产业的权利赐给了约瑟的两个儿子。参看创世记四十八章5节的脚注。利未人分得一些“城邑”和“城邑的郊野”。参看民数记三十五章245节的脚注。――《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雅各因长子流便犯过罪,立了约瑟为长子(参创四十八5注;代上五1)。约瑟所得产业比其他支派多一分(创四十八22);此权利依规定应传给约瑟的长子玛拿西,但雅各在世时曾将约瑟的二子玛拿西和以法莲的地位提高,与其他十一子同列,等于过继孙儿为子,约瑟一系遂分为两个支派,利未支派曾分别出来专门侍奉神,不可以有产业(民三12;十八20),因此在迦南分配土地时,未给利未支派,只给了若干城邑和郊野(十四4),分土地的支派仍是十二。参《民数记》三十五2注。――《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起源见创485~6。利未人没有分得地业一事,参创495~7; 345; 351~8; 181~2――《串珠圣经注释》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雅各在临终前收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与玛拿西为自己的儿子,并非视他们为孙子。因此,约瑟的后裔得以享受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中占据两个支派的祝福(485) 利未人……但给他们:利未支派虽未得地为业,但也分到了所居住的城邑与可放牧牲畜的草地。亦即,利未人得到了包括6个逃城的48个城邑与城四周的放牧草地<211~42,利未人的城邑;181~32,祭司与利未人的产业>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4),指约瑟代替犯罪的雅各长子流便承受长子双份产业的祝福(创四十八22),多算了一个支派;但由于事奉神的利未支派散居在以色列中,没有分地为业,少算了一个支派,所以参与分地的支派总数仍然是十二个。──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参考 48522 ,约瑟等同于被立为长子。

         ◎ 144 后半段,指的应该是「逃城」的设立 3511~26 2113~42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两个支派。利未人没有列在土地分配的名单中。他们住在各支派中间。约瑟的一个儿子取代利未成为十二支派的一员。因此有两种计算以色列支派的方法,结果都是十二。有人说这两种方法在《出埃及记》28章的记录中就已有所区别。该章提到大祭司要根据出生的次序把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挂在肩上。约瑟和利未都有提到,而不提玛拿西和以法莲。他的胸牌上刻着十二个支派的名字,玛拿西和以法莲代替了约瑟和利未。

  郊野。直译是“牧场”。希伯来词的词根意为“驱赶”。所以是指放牧牛羊的地方。民351~5记录了这些牧场的面积。──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5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照样行,把地分了。

         本节用一句话扼要地总结至1951的分配迦南地的内容。据本节来看,迦南地的分配似乎进行得既简单又容易。然而,实际上在其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波折。尤为冲击性的事件是给犹大、以法莲及玛拿西半支派分完产业之后,分配工作暂停了一段。之后就描述了整个以色列都聚集在示罗设立会幕的事件(181);并且,约书亚责备了那些在领受产业的问题上态度消极的支派(183)。分配迦南地的工作为何遭到中断的理由,请参照181~28的注释。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照样行」(5),就是用「拈阄」的方法决定各支派的位置,但地域的大小却是根据支派的人口分配的(民二十六53~56)。以色列人用「拈阄」的方法,让神来决定各支派土地的位置,才能应验雅各和摩西的预言(创四十九;申三十三)。以色列人也用「掣签」的方法来安排祭司(代上二十四5)、事奉(代上二十四31)、诗班(代上二十五8)和守门(代上二十六13)利未人的班次。「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十六33),所以对于敬畏神的人,「掣签能止息争竞,也能解散强胜的人」(箴十八18)。──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书十四6那时犹大人来到吉甲见约书亚,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在加低斯巴尼亚指着我与你对神人摩西所说的话,你都知道了。

         迦勒:是被摩西秘密差遣的十二探子之一,因与约书亚一起主张攻打迦南几乎被百姓用石头打死(1410)。那时,神应许惟有约书亚与迦勒能进入迦南地(1424)。因此,约书亚当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些事的来龙去脉。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关于犹大支派的记载,是最详尽的。这可能跟以色列的统治者出自犹大支派有关。

         此时约书亚仍在吉甲领导以色列人,大概约书亚让各支派自己去征服所分配之地前,都是在吉甲领导以色列军。

         「基尼洗」:字义是「猎人」,此族并非以色列人的部族,在地理和人种上与基尼人、迦勒族、俄陀聂族相关 1519 3212 113

         「耶孚尼」:字义是「他将被面对」。

         「迦勒」:字义是「狗」,迦勒的事迹记载于 131~1445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吉甲。以色列的会幕和大营驻扎的地方,因为约书亚还没有移动军营。分配土地在吉甲开始,后来在士罗结束(18)。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测量,以利于合理的分配。

  迦勒。关于迦勒的出生和世系很有意思。一般都说他是耶孚尼的儿子,所以要与《历代志上》第2章的其他迦勒区别开来。迦勒的弟弟俄陀聂被称为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可能是迦勒继父的儿子。或更有可能迦勒和基纳斯是兄弟,因为原文可以这样理解。这就是说,俄陀聂是迦勒的侄子而不是他的弟弟。耶孚尼的世系已无从考证。但有人认为迦勒是以扫的孙子基纳斯的后裔(3611),而且迦勒像摩西的亲戚基尼人一样(116;创1519;见撒上152注释),是加入以色列众多人群中的一员。

  有人认为,迦勒的忠实,和他“专心跟从耶和华”(3212),使他被选为代表犹大支派的代表,得以住在“犹大人中”(1513)

  耶和华说。《圣经》没有直接说迦勒和他的后人要以希伯仑为业。但神应许说:“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1424);“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136)。以下所说的,可能是这个应许的背景。为了避免被发现,十二个探子可能不是一同出发的,而是两个两个出去的。迦勒和他的伙伴可能侦察了希伯仑周围亚衲族居住的地。他的同伴被当地居民魁梧的身材和坚固的城堡吓坏了,不相信以色列人能攻取这些城邑。故“他所去过的那地”(1424)和“他所踏过的地”(136)很可能指希伯仑。虽然没有特别提希伯仑的名字,约书亚和迦勒肯定知道这是指希伯仑。──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6~9详情见民131~1438――《串珠圣经注释》

 

【书十四6~15迦勒与约书亚在加低斯巴尼亚作少数派报告,要求并获得希伯仑城作为他特殊的产业(比较一五13)。迦勒虽然年届八十五,但仍然精壮, 协助赶出“ 亚衲族人” ( 一四12),而且后来自愿把希伯仑给了利未人,自己住在郊野地带(二一12)――《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迦勒得希伯仑附近的地方为业,但城和城郊则归利未人(2113)――《串珠圣经注释》

         迦勒要求分得希伯仑地:在以色列为了分配迦南地而开始拈阄之前,迦勒要求分得40年前摩西所应许的希伯仑地(13638)。他之所以要求分得希伯仑地并不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乃是为了忠于从神仆人摩西所得的应许。迦勒虽然是85岁的老宿,却表明要惩罚居住在希伯仑险峻山地的亚衲族人,这番心志证实了上述事实(12)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十四7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我窥探这地,那时我正四十岁,我按着心意回报他。

         迦勒奉命侦探迦南地的事见《民数记》13章,那时他正四十岁。以色列人因不信神的话,在旷野流浪逾38年。迦勒进迦南时已78岁,现在分地时他有85(10)。从他的年纪可知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征战应有六、七年之久。――《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十二探子窥探迦南的事,参见民十三1至十四24。「按着心意回报他」(7),意思是实话实说,既不是因为惧怕人、也不是为了讨好人。「你脚所踏之地」(9),指「希伯仑」(13),是迦勒40年前作探子到过的地方。「这四十五年」(10),包括旷野飘流的三十八年和征服迦南的七年。──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加低斯巴尼亚」:字义是「神圣的」。

         131~1445 详细记载在加低斯巴尼亚的事件,当初面对因着十个探子报恶信掀起全民背叛的逆流,迦勒和另一个探子约书亚坚定依靠神,呼召全民仰望神。正因为他坚定依靠神,摩西起誓应许给他当初他曾经窥探的希伯仑( 1322 ),现在他向约书亚请求分地。迦勒重提他的经历,这是约书亚已经知道的。

         ◎ 147 迦勒提到他「按照心意回报」摩西,意思可能是诚诚实实回报,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四十岁。见书1118注释。

  按着心意。说明非常真诚。迦勒毫无畏惧,也不讨好人,看到什么就如实报告,说自己相信神的大能会胜过这些巨人。现在他已经八十五岁了,仍愿意去进攻这些可怕的居民。后来他真的取得了胜利(1514)。──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8然而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 神。

       迦勒重提他的经历,这是约书亚已经知道的。他追忆其他的探子怎样带回令人沮丧的消息,他们使百姓的心消化。这句话曾用来形容神的敌人,当他们听见神为以色列人所作的大事,他们的心就消化如水。503但是,迦勒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跟随耶和华」一词,曾用在迦勒和约书亚身上(民三十二12;申一36),与不肯跟随耶和华的以色列人形成对比(民十四43)。在别处,这个词是指单单事奉与以色列立约之神,而不追随其他的神明。504──《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专心跟从:迦勒并不是因陷入英雄主义或骄傲而自吹自擂,而只是表达了信实地顺服神旨意者的心志(林前131;416)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百姓的心「消化」:「融化」、「分解」、「消失」。

         「专心」跟从:「满」、「充满」、「完全」。

         ◎ 148 迦勒形容自己「专心跟随耶和华」,这词在 3212 13 也是摩西用来形容迦勒和约书亚的话,与「不肯跟随耶和华」的以色列人形成对比( 1443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就像一个旅行者,愿意追随他的向导,步步紧跟,不敢懈怠。一个人品格的价值是在他人跌倒时仍能坚持原则上表现出来的。迦勒就有这样的品格。──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9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 神。’

  摩西起誓。见民1420~24和申134~36,说这些誓言是耶和华所发的。这并不矛盾。摩西是神的代言人,很可能他重复了神的话,用自己的口予以确认。今天当我们用同样的语气引用以赛亚的话语。这些话实际上是从神那里来的。

  你脚所踏之地。可能特指希伯仑(见第6节注释)。──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9~12迦勒提到摩西的应许,和神的信实,这四十五年一直保守他。505提到时间,就将过去的应许,和现在的应验连在一起了。约书亚既是摩西的接班人,便顺理成章地应当来实现这应许。迦勒提到自己的强壮和力量: (1) 他仍然与领受应许的时候一样没变; (2) 他的体力足以去征服应许给他的地业。事实上,当迦勒承认是神容许他存活(10),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英勇的自信,是有神为保证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 149~12 迦勒提到摩西的应许和神的信实,这四十五年一直保守他。如今该将过去的应许和现在的应验连在一起了,约书亚既是摩西的接班人,便顺理成章地应当来实现这应许。迦勒在1410~11 提到自己的强壮和力量:他仍然与领受应许的时候一样没变;他的体力足以去征服应许给他的地业。事实上,当迦勒承认是神容许他存活( 1410 ),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英勇的自信,是有神为保证的。──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十四10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

         「这四十五年」:包括在旷野飘流及攻取迦南时间。――《串珠圣经注释》

         使我存活:当回顾出埃及之后所经历的艰险旷野旅程与迦南征服战,迦勒从心灵深处道出了此番告白。在开始旷野之旅时超过20岁的人当中,他是踏上迦南地的两个生存者之一(1426~32)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存活这四十五年」: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38年,刚出埃及时迦勒正好40岁,可见约书亚领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征战了67年。

         事实上当时与目前的游牧民族平均寿命约四十岁,因此迦勒能够活到85岁,的确可以视为是神特殊的恩典。──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使我存活。在一般情况下迦勒也许已经死了。他的同时代的人,除了约书亚以外,都早已过世。迦勒知道他的长寿是他顺从的结果。他完全跟从神。他的生活就是信心的见证。他在凡事上接受神的安排而不固执己见。神能为完全顺从祂的人施行大事。但那些只顺从自己所喜欢的命令,而忽略自己所不喜悦的命令的人,必得不到天国的福气。

  四十五年。见书1118注释。──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11「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在以色列人顺服神的管理、开始拈阄分地之前,迦勒率先要求分得四十五年前神所应许的希伯仑(申一36)。迦勒的要求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见证神的信实。因为希伯仑是最不容易攻取的地方,「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12)。迦勒虽然已经八十五岁了,但他的信心和力量一样,「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11);虽然那地仍有巨人,但他深信「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12)必与他同在,把仇敌赶出去。──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出入」:原文直译是「是出,是入」,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to go out and come in」。──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根据自然的规律,正直而节制的人生,能获得强壮、健康和受人尊敬的长寿。对神的忠诚,使迦勒摆脱了他以色列同胞放荡的罪。他没有像他们那样放纵食欲,也没有通夜不眠,挣扎于良心的自责之中。他节制的生活在今生就得到了报酬。现在他精力充沛地站在约书亚面前,而在这样的年龄时大多数人都已过世了。──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12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

         “这山地”指迦南地南方的希伯仑,是他40年前作探子见过的地方(民十三22)。希伯仑旧名“基列亚巴”(十四15;创二十三2),又名“亚巴”(十四15;二十一11;创三十五27),亚伯拉罕和撒拉都葬在此(创二十三19;二十五10)。迦勒虽届八五高龄,老将请缨,亲自去攻打防守坚固的希伯仑城。后来,此城划归犹大支派,成为利未人城邑(二十一11),又成为六座逃城之一(二十7)。迦勒自己住在属城的郊区(二十一12)――《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亚衲族」:见民1322注。――《串珠圣经注释》

         或者耶和华……与我同在:迦勒丝毫不肯为自身的安逸而荒度余生,体现了直到最后也想为神所用的信仰。迦勒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坚韧刚强的信心,是因为他在40年旷野生活与7年征服战中深深地经历了神的主权性大能。迦勒痛彻心扉地认识到以色列的胜败首先取决于神是否同在,而不是取决于肉身的力量,或超人的战略战术,或良好的兵器。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这山地」:原文是「这个山」,希伯仑位于犹大山区的高处。

         迦勒求的不是容易攻打的肥沃平原,而是神应许他的「有巨人与高大坚固城池的山区」。我们愿意向神求有巨人族的山地吗?我们相信神会把那个山地给我们吗?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这山地。他所要求的不单是先前被约书亚攻占的希伯仑,还有周边地区,包括亚衲人所退守的山洞和要塞。我们可以推猜迦勒要求得到其他探子都认为难以攻取的希伯仑一带,是为了证明他对完全胜利的信心。

  你也曾听见了。与迦勒同去的希伯仑的,可能不是约书亚,而是另一个探子(见第6节注释)。但后来约书亚从迦勒的口中听到了他所表达的信念。

  或者。原文既能表示希望,也能表示恐惧,但不必理解为疑惑。这句话只是表达了他不依靠自己的能力。他认识到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911)。希伯仑被希伯仑攻克以后,也有可能被原来的居民重新占领了。另外,迦勒的要求无疑主要是指亚衲人仍然占据的希伯仑周围的山间要塞。迦勒完全信靠神的榜样,教导我们在凡事上要相信确保有神的同在。我们也许没有最好的装备,没受过良好的训练,但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抵挡我们呢(831)?──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13于是约书亚为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祝福,将希伯仑给他为业。

         「希伯仑」:字义是「联合」、「同盟」,位于耶路撒冷南方30公里左右。是目前的Tell er~Ruemideh。亚伯拉罕曾在此筑坛 1318 ,大卫作王的前七年以该城为犹大国首都 撒下 55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十四13~15因此,再没有理由可以拒绝。约书亚既是耶和华的忠仆,就必须实现这个应许。亚衲族人代表最恐怖的敌人,民数记十三章中,以色列人就是因为这族人而不愿意进迦南地。亚衲族人的背景,参:约书亚记十一212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2,Name=iii. 征服的王(十一17b 22}(亦参十五13?4{\LinkToBook:TopicID=214,Name=iii. 迦勒的地業,第二部分(十五1319}),那里预告亚衲族人将被征服,并作了总结,算为征服南方联盟的一部分。迦勒的故事,是要详述十一章之战役的进行,这两则记录的关系,可以从皆用同一词作结语看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因此,这故事属于征服南方之役的一部分。──《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14「所以希伯仑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产业,直到今日,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迦勒之所以能得着「未得之地」(十三1)作产业,是「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14 ),相信神「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他们去」(十三6);所以虽然希伯仑有亚纳族的巨人,但仍然能被八十五岁的迦勒攻取。──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专心跟从。见第8节注释。── SDA圣经注释

 

【书十四15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亚巴是亚衲族中最尊大的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亚衲人是巨人的一族,在约书亚占领迦南以前住在那里。──《灵修版圣经注释》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迦勒的信心如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他靠着以神为中心的信心,终于占领迦南而带来了和平。曾为埃及之奴的迦勒,如今却蒙了身为希伯仑城主的祝福,这是他全然信靠神所得来的礼物(14)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表明攻取希伯仑是征服迦南的最后一战(十一23)

         圣灵在以色列众支派面前用迦勒作见证,拉开了分地的序幕,鼓励百姓也照样凭信心领取神分给他们的「未得之地」(十三1)。今天,圣灵也在我们面前用迦勒作见证,激励我们将神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提后一6),凭信心支取基督里「一切的丰盛」(西二9~10)

         后来,迦勒自愿把希伯仑给了祭司(二十一11),成为六座逃城之一(二十7),自己则住在乡村(二十一12)。大卫曾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半(撒下二11)

         从出埃及出来、二十岁以上被数点预备争战的人中,只有迦勒和约书亚因为专心跟从神,得以进入迦南(民十四12)。而以色列人分配地业时,正是从迦勒开始(6~15),到约书亚结束(十九49~50)。这两位专心跟从神的老弟兄首尾呼应,在承受应许的过程中成为信心和顺服的榜样。

         「基列亚巴」:字义是「亚巴之城」。 232 ,又名「亚巴」2111 ; 3527 ,亚伯拉罕和撒拉都葬在此创 2319 251

         「亚巴」:字义是「第四」。

         ◎ 1415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七十士译本与马索拉经文都有,可能是约书亚记的作者由其他文献抄录希伯仑古名时同时抄录下来的文字。这句在此也有为争战暂时画下句点,可以准备开始分地的意思,虽然看来还有许多未得之地。──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基列亚巴。基列的意思是“城邑”;亚巴是亚衲人的始祖(1513)。这个地方第一次在《圣经》中出现称为希伯仑(1318),后来被亚衲人兴建或重建,并取名叫基列~亚巴。

  迦勒重新占领这里以后仍叫希伯仑。“希伯仑”意为“联盟”,源于希伯来动词chabar ,意思是“结盟,”“联合”。

  国中太平。这个词组还出现在书1123,十分自然地作为约书亚征战的结尾。它用于本节有些难解,可能是指迦勒从亚衲人手中所夺取的土地,也可能是重述约书亚完成了征战。此后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只剩下零散的战斗。敌人已经瓦解。以色列人进驻接收不会遭遇太大的抵抗了。神应许要行在祂百姓前面,征服其余的土地。如果以色列人能凭着信心和顺从前进,国中就会完全享受太平。──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4)

 1 以法莲及玛拿西是约瑟的儿子,他们的后人竟与约瑟兄弟的子孙同得地业,这是什么缘故?参创485。他们得到的祝福与约瑟有何关系?参创4922~26

 2 当别人都因环境恶劣或困难重重而失却信心时,如果有一个人仍坚定不移,专心仰望神,你认为这人如何?你从迦勒这心的表现(7~8)学到什么功课?

 3 从神应许赐迦勒地业那一天起(136),至今迦勒已翘首等待了四十五年,现在他要求得亚衲族人(参民1328)所住的希伯仑,可见他的信心有何特质?11节下迦勒的话对你有何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