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利未记第五章拾穗

 

【利五1「“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或作: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

         “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或作“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小字)。“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意思说,审判官发誓寻找见证,或是叫人发誓作见证,若有能作见证的人不肯述说他所知道的便为有罪(王上八31,箴二十九24)。【比方】主耶稣受审判的时候,起先虽是-言不发,大祭司按着本节的条例一叫祂起誓,主就应声而答(太二十六63-64);米迦承认自已偷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大概也是因本节的条例(士十七12);约沙法王也是这样叫米该雅说实话(代下十八15)。被召为见证人的若是匿事不报,便是护庇罪人,人的本分乃是按照神的律法帮助官长履行公平,不然就是自己取罪,因为这等人没有爱公义的心,至于作假见证的人另有别的条例(申十九17-21)。“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意思说他必须献赎罪祭才能得赦免,不然就要担当他罪孽应受的刑罚(民五31,十四33-34)。──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节到13节讲述三种违例的罪。第一种是看见了或听见了却不说出来。第二种是摸了不洁之物或人,当时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就有了罪。第三种为口里冒失发誓,却不知道此事的后果如此严重,一旦知道也就有了罪。

要赎这种不知道而犯的罪,献一只母羊或山羊。不过未献祭前必须认罪(5节)。这里虽用“赎愆祭”一词,指的都是赔偿的祭物,赔补所犯的。1419节才是正式的“赎愆祭”。──《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本是见证:摩西律法规定,要明确事件真象,至少需要两位见证人(35:30;17:6;19:15)。见证人指亲眼看到他人所做之事,拥有出庭作证的资格,协助法庭判决。发誓的声音:审判长让证人发誓,在神面前只说真话<30:1-16,有关许愿和起誓>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4必须献赎罪祭的过犯:这包括在法庭上不说真话,摸到不洁净的东西,以及随意发誓。──《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指出需要献赎罪祭之罪行(全都没有预谋)的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被传召作证的时候不把证据说出来:“发誓的声音”,即作证的召唤。第23节所举的例子是,无意中接触到不洁的牲畜或人,而在礼仪上被视为污秽。第三个例子是没有能力履行一个轻率地许下的誓言(4节)。──《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利五14 公开要求作证】第一个案例所针对的,是法庭为某个案件公开要求资料,却知情不报的人。这种公开请求在古代近东很常见。第二、第三个案例与沾染 * 不洁有关。第四个案例则关乎一时冲动所起的誓。* 赫人文献也视背誓为 * 不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五1~6“若有人:”——这几节是注段,不但说明必须献赎罪祭的几个特别缘故,也另加了承认这些罪的条例(5)。【所论的是三样罪:(-)匿事不报;(二)沾染污秽23;(三)冒失发誓4──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需要献赎罪祭的情况,4章的延续。百姓虽然不是故意违反神的诫命,要为生活中的过犯献上赎罪祭,包括以下状况:①作为证人,却不如实陈述,欺骗并加害他人;②无意触摸到不洁之物而成为不洁净;③冒失起誓,之后意识到不当。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13“为赎罪祭”——本段还是论赎罪祭,故此是属第四章,这几节中有地方用愆字,是因为赎罪祭和赎愆祭是同类的(14注,七7,在诗四十6,来十8节中“赎罪祭”三个字也包括赎愆祭的意恩)。主耶稣作了赎罪祭(罗八3,来十三11-12,彼前三18)也作了赎愆祭(赛五十三10,赎罪或作赎愆)。本段虽是用愆字,但所该献的祭仍是赎罪祭。有两个证据:(一)这祭称为赎罪祭(6-911-12);(二)这祭的祭牲本来也是赎罪祭的祭牲(6,四2832);与赎愆祭的祭牲不同(五18,六6)。

         圣书上原来不分章,也不分节(律法和先知书只有大款小段),到主后一二二七年才有人将拉丁文的圣书分成我们现在所用的章,主后一四四〇年有人将希伯来文的旧约也分成章,到一六六-年又有人把章分成节,在-五五-年有人把希腊文新约也分成节,这样看来,圣书上现在所有的章节原不是出于神,这些章节虽是为引用或参考大有帮助,却有时分得不恰当,譬如创二13节当归于第一章,书五1315节当归于第六章,王下六2433节当归于第七章,赛五十二1315节当归于第五十三章,太九3538节当归于第十章,约八1节当归于第七章,徒四3237节当归于第五章,罗十五113节当归于第十四章,林前十一1节当归于第十章,林后四1618节当归于第五章,林后七1节当归于第六章,西四1节当归于第三章,本段也当这样归于第四章,读时若注意这些,就能越发明白圣书中的奥意了。──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利五2「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无论是不洁的死兽,是不洁的死畜,是不洁的死虫,他却不知道,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

         「不洁的」:参11-15章。──《串珠圣经注释》

 

【利五2~3“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人若染了污秽,当即理会,就有洁净自己的方法(十一24-25283140,十五5821,民十九1122),若当时忽略了,就必须献本段所论的赎罪祭。“死兽”——(十一827)。“死畜”——(十-39-40),“死虫”——(十-41-43)。──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无意中触摸不洁之物:不洁的动物、死兽、死虫(11:3-30);不洁之人:  麻风病人(包括皮肤病)(13:1-14:57)、漏症患者(15:1-15)、遗精之人(15:16-18)、经期妇人(15:19-24)、血漏妇人(15:25-30),都需要赎罪,这与故意触摸的人不同。故意触摸的人是知道不洁而故意触摸,是有目的的,不洁到晚上,应该洗衣服(11:24-39)。无意中触摸的人是不知道神的律法,所以必须要献上赎罪祭。说明因无知触摸不洁之物,是向神犯罪。“不洁”不是指道德和良心上的不洁、是指宗教仪式上的不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3「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十二至十五章记载本句所包括的这几样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本句总论23节的条例,使人无可推诿。──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别人的污秽」:出自别人身体的污秽东西。──《串珠圣经注释》

 

【利五4「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以色列人发誓多是指着神的名或圣殿(太二十三1622,士十-35,撒上二十五22,书六26,太二十六63,利十九12),指着神的名冒失发誓是犯第三条诫,就是犯了妄称神之名的罪(出二十7);人冒失发誓,或因遇危急如耶弗他(士十一30-31);或因生气并事急,如扫罗(撒上十四24)和大卫(撒上二十五22);因高兴如希律(可六23);因妒恨如犹太人(徒二十三12);这虽不是指着神的名冒失发誓,却都是罪(太五34-36,二十三16-22),人冒失发誓,也容易陷自己在更大的罪里,或连累别人,如希律发誓害了施洗的约翰(可六2229)。扫罗发誓难为百姓,使他们陷在吃血的罪里,又几乎害了他儿子的性命(撒上十四24-3043-48)。“要行恶,要行善”——有注释家以为“要行恶,要行善”几个字是“无论要行好或行歹”的意思(参创二十四50,三十一24,民十三19,二十四13)。人冒失发誓。不管所要行的是好是歹,都是得罪神(太五37)。也有注释家以为“要行善”三个字是指着人发誓要行善而后来却不去行的意思。“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人无论处于什么境遇,或遭遇什么不测的事,不可因心急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这一句有几个解法:(一)是起誓的人不知道冒失发誓是得罪神;(二)是起誓的人因生气或焦燥,说话太急,自己不觉得是发誓;(三)是起誓的人不觉悟发誓所要行之事的关系,或是自己的力量所办不到的。“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意思说,人冒失发誓的时候虽不觉悟他的错,他还是有罪的,他-知道了,就必须承认,献上祭物赎罪,才可蒙赦免。也有注释家似为“-件上”三个字是指着13节所提之事中的一件上。──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冒失:旧约律法要求应该持守所起的誓(30:2;23:21;5:33)。所有起誓都是以耶和华的名,是人与神所立的约,因此冒失起誓被视为罪,要向神献赎罪祭。冒失:粗野地说话”、“愚昧地说话”,因兴奋胡乱起誓。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5「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

         “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有罪的人大概在献祭以前要先承认他的罪,所以本节之认罪的话与献祭行按手体时的认罪未必是一事(箴二十八13),认罪就是将荣耀归与神(书七19),使祂显为公义。──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要承认所犯的罪是犯罪之人被神饶恕的捷径:①要谦卑地承认自己的罪;②承认神对自己罪的审判是正当的;③祈求神的饶恕和怜悯(约壹1:9)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510 列为「犯罪」的行为】这些罪行不是无意也非故意而犯,而是自属一类。违犯的原因可能是疏忽,也可能是软弱。但因日久遗忘或不愿缴付代价,犯法至今已经过了一段时期。这祭与第四章的祭不同之处,在于认罪是必经步骤,相同之处则是其结果同是圣所得洁净,神人得和好。──《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五5~13补充有关赎罪祭的供物:指出平民犯罪,应献上母绵羊或母山羊;如果财力不够,可献上两只斑鸠或鸽子;若买不起斑鸠或鸽子,则可用细面粉代替。──《串珠圣经注释》

 

【利五6「并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只羊羔,或是一只山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罪祭。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

         “一只羊羔”——(参四32注),“或是一只山羊”——(参四23)。──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不是指14节以下的赎愆祭,而是单纯奉献祭物的意思。祭司……赎了:祭司为百姓赎罪(4:27-35)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赎愆祭” 也被接纳为赎罪祭( 9节)。──《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利五7「“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他的力量若不够”——就是因为他贫穷的缘故,在经济方面的力量不够(十二8,十四21)。“献-只羊羔”——或无“羔”字,本节和十二8,二十二2328,二十七26节的原文都是-样的字。“两只班鸠”——(-14注),“或是两只雏鸽”——(一14注),人献鸟为燔祭的时候只用献一只班鸠或-只雏鸽,但献班鸠或雏鸽为赎罪祭的时候就必须有两只,-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参下注),就如贫穷的妇人生产以后(十二8),贫穷之长大麻风者求洁净(十四22),患漏症的得痊愈以后(十五13-1428-29),和拿细耳人沾染了离俗的头(民六9-10)也都是献两只鸟。“-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献公牛犊、或山羊、或绵羊、为赎罪祭的时候,在坛上所烧的脂油就表示献祭的人将自己献给神(这就是燔祭所表示的意思)。但因鸟没有多少脂油,所以就将一只作燔祭,一只作赎罪祭(那作燔祭的一只是按-1417节的条例献的)。按犹太人的传说,那献为赎罪祭之鸟的肉和官长及庶民所献之赎罪祭牲的肉都归与祭司(六25-2629-30)。──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参一14;二1;四2注。──《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两只」:因为献鸟类的时候,不能把鸟的脂油除下,故须献上两只;一只全烧在坛上,另一只则归祭司享用。──《串珠圣经注释》

         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容易找到,也非常便宜。赎罪祭……燔祭:一只献为赎罪祭,恢复与神正常的关系。无论贫富贵贱都要按义务献上赎罪祭。另一只献作燔祭,向饶恕的神献上感谢。两样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全的赎罪祭。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7~10神为了让贫穷人能赎罪而赐下的慈悲条例。十字架上的救赎并不分贫富贵贱,只要相信、顺服.、忠心,就能得到。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8「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

         “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注意这“先”字,先要献赎罪祭,然后才献燔祭(参五祭总论五祭之次序八14第-注)。“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这两句话有两样的解法:(一)是省略一1417节之用血以外的条例(揪下头来一15,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17),只提首末两句,文理译本作“扭去其首,弗剖其体”。按这译法,本处的条例和献鸟为燔祭的条例相同。(二)旧译本作当从鸟项上揪鸟的头,只是不可揪断,按这译法,本处的条例和献鸟为燔祭的条例不同(一15注),第-个解法大概不错。──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不可把鸟撕断:宰杀的方法与燔祭(1:14-17)和赎罪祭一样(1:17)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9「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这是赎罪祭。」

         “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赎罪祭之鸟的血是不多的,因此难以洒在坛的周围,只须弹在坛的旁边,但燔祭之鸟的血却要流在坛的旁边(-15)。论赎罪祭之祭牲的血须注意三层:(一)为的血弹在坛的旁边(本节);(二)羊的血抹在坛的四角上(四253034);(三)公牛的血带进会幕,对着幔子弹七次,又抹在香坛的四角上(四6-717-18)。“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四718253034)。──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血,弹在坛的旁边:没有流血就没有赦免(9:22)。献祭仪式所流的血象征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宝血。流血意味着罪的赦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0「他要照例献第二只为燔祭。至于他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他要照例……”——就是照-1417节所记的条例。──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赎罪祭和燔祭的不同,在于对肉和血的处理。赎罪祭的肉能吃,把血洒在坛的下面;燔祭把祭物全部焚烧献给神。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1「“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就要因所犯的罪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细面”——本来血祭才算是赎罪祭(来九22),但神在此是特要体恤最贫穷的人(这样看来,献细面为赎罪祭,是-种特别优待的办法)。“因为是赎罪祭”——不是素祭,为赎罪祭所献之面不加油、不加乳香(前两句)。──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参四5注。作赎罪祭供物的细面,献时不可加油和乳香。细面虽无血,但代替燔祭(12节),也具有血牲的地位,符合“若不流血罪便不得赦免”的原则(来九22)。用细面替代带血的牲畜,也符合律法的代赎精神。献祭完成,罪获赦免,余下的细面便归给祭司。──《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藉此和素祭有所分别。──《串珠圣经注释》

         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伊法十分之一是约2.2升。原则上赎罪的祭物是流血的牲畜,但对极度贫穷的人,许可用细面代替牲畜作为赎罪祭。但细面本身不能单独作为赎罪祭,要献在燔祭坛上,与燔祭一同焚烧,加在他人所献的祭牲血上。符合“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的原则。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1~13极度贫穷之人的赎罪条例。任何犯罪的人都应该在神面前献赎罪祭。制定本条例是为了避免人因贫穷不能献祭,反映神的怜悯和恩典。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113 不可加油和乳香】当献何种祭物是基于献祭者的财力。至穷之人献上素祭依然合适。油和乳香与喜庆有关,这不是庆典,所以不当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五12「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自己的一把来作为纪念,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

         “祭司要取出自己的-把来,作为纪念”——或无“自己的”三个字(参二2),所取出的一把是烧在坛上作为纪念,其余的面就归与献这祭的祭司)。“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参四25注)。──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利五13「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和素祭一样。”

         “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就是14节的三件事中(1注)。“他必蒙赦免”——在旧约的时代,人的罪蒙赦免是凭着所献的赎罪祭,到新约的时代,罪得赦免是靠着基督的宝血(彼前一18-19)。在旧约的时代是因祭司献祭,现今是因出于信心的祈祷(雅五15)。“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这“祭司”两个字按原文本是单数字式,显见是指着献这祭的一个祭司。为官长和庶民献赎罪祭所剩下的肉也是同样的归与献祭的祭司(六26),但后来祭司渐渐地多起来,献祭的时候就有好几位祭司帮助,大概他们是在会幕的院子里-同吃所献之赎罪祭的物,他们也能请祭司中的男丁同吃(六29注)。“和素祭-样”——就是和炉中烤的,煎盘中煤的,并铁鏊上烙的-样(七9)。──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利五14「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耶和华晓论摩西说”——这又是一段的起头(四1注),神将本书里的话这样分段的晓论摩西(参十七2注),或者是给摩西留机会,把所晓论的话记在书上。

本段所论的是赎愆祭,人对于神或别人不尽本分,甚至使神或别人受亏损,就必须献赎愆祭,摩西在加低斯没有将荣耀归与神(申三十二51),亚干取了当归神的物(书七1),扫毕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代上十13,参撒上十五1-31),乌西雅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代下二十六1618),以色列民和祭司并利未人没有离绝外邦人,乃是效法这些国民行可憎的事,与他们混杂(拉十12,尼十三27),这都是对于耶和华不忠心的罪。这几处的“罪”字按原文也是赎愆祭的“愆”字。赎罪祭和赎愆祭有三个相同的要点如下:(一)献这两种祭的人,都是承认自己是有罪的,也是求赦免的;(二)这两种祭都是表示必须流血,罪才能得赦免;(三)这两种祭是犯罪的人必须献的,这两种祭也有五个不同处:(一)赎罪祭有时是为个人献的,有时是为会众献的,但赎愆祭是只为个人献的(二)赎罪祭有七种祭物,但赎愆祭只有一种(就是公羊,也多是公绵羊,求洁净之长大麻风的人(十四12),和求洁净之拿细耳人(民六14),所献的赎愆祭乃是公羊羔(就是公绵羊羔),但这些赎愆祭是特别的(参十四12注),圣书上没有一次记载有献公绵羊为赎罪祭的);(三)赎罪祭之血有三种用法(七2注),赎愆祭之血,祭司只要洒在坛上的周围(七2)像燔祭(-5)和平安祭的血一样(三2);(四)献赎愆祭的人须如数偿还所亏损的,又另加五分之一,赎罪祭是注重那犯罪的人(本为可怒之子,是应当死的),赎烦祭是注重他所犯的罪,(使神和人受亏损须要偿还);(五)赎罪祭是预表耶稣替人死,白白地赎了人的罪,赎愆祭是预表耶稣偿还人因罪所亏损的。──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节至19节讲无意中冒犯了会幕中的圣物,献“赎愆祭”的条例,“赎愆祭”与“赎罪祭”的基本不同处,是犯罪的人有偿还的机会。例如无心损坏了会幕中的物品,必须偿还,另加罚金五分之一(16节;五27)。“赎罪祭”的犯者所犯的罪则属无法偿还的。

“赎愆祭”用没有残疾的公羊。祭司要照损失情形作出准确估价,再决定所献的公羊的价值。“圣所的舍客勒”(15节)为祭司估价的标准,按此标准重量计算银子。一个“舍客勒”可能等于今天的十一克,但到底其价值为多少,很难和现在比较。

从这个条例可以看见神对人无微不至的看顾:有些人分外担心自己的行为有否触犯不可行的事,现在有了赎愆的机会,良心可获宽舒。这也是保罗所说的对神对人做到“常存无亏的良心”(徒二十四16),不叫人因自己的行为跌倒(林后六3)。唯有坚决遵行神的话语的人,靠着神的保守,才能做到“无可指摘,诚实无伪,…作神无瑕疵的儿女”(腓二15)。──《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愆”是 “罪过”、“过犯”的意思。赎愆祭是人干犯圣物、伤害他人时,为了赎罪所献的祭,作为赔偿加上五分之一。彰显神的公义和圣洁,不仅要求献祭赎罪,同时也要赔偿损失。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1416 赎愆祭】新国际本作「赔偿祭」(reparation offering),传统称为赎愆祭。「罪愆」虽然经常是这字的恰当翻译,它在献祭系统中却有更专门的功用。这祭是针对某一类的罪行──按学者的理解,所代表的是失信或渎圣的行为──而设的。「失信」是违背盟约的恰当形容,「渎圣」则泛指污秽圣地或圣物。两者在古代近东都是人所共知的罪行,亚述、巴比伦、埃及、赫人、亚兰的文献,都找得着例证。赫人的《庙宇官员指南》对于划分各类的渎圣行为,尤有帮助。例子包括:(一)祭司私取不属自己的祭物部分,或私取捐给庙宇的财物回家使用;(二)平民怠于按时献上神明当得的祭物。上一章赎罪祭所针对的罪行,是不圣洁之物污染圣地。赎愆祭所针对的,则是将圣物取作俗用。古代近东其他献祭系统都没有这两样祭的存在。── 《利未记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5:14-19>

【利五14~19  赎愆祭是处理甚么罪的?我若损坏人家的物,只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吗?】赎愆祭是处理因不慎玷污了圣物所犯的罪,如人玷污了会幕或祭司的工作,也包括在无意之中得罪了别人,不管是哪种情况,人都应当献一只毫无残缺的公绵羊作赎愆祭;另外要为他所玷污的圣物,多加五分之一的赔偿。现在,基督的死虽然使我们不再需要献赎愆祭,但对于所伤害的人,仍应当如数赔偿。──《灵修版圣经注释》

 

【利五14~7赎愆祭:赎愆祭的特征是要为所犯的罪赔偿,而受害者的损失通常都是可以计算的,并且赔偿必须在献祭之前完成。由于罪恶有属灵方面及社会方面的双重意义,故犯罪不单影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也同时影响了人与人的关系;赎愆祭乃是要满足人对神及对人的亏欠。

         罪例(5:15, 17; 6:2-3):这包括两方面:

 1 在神的圣物上误犯了罪,偷取属于神的东西(什一捐,       头生供

   物),没有交给祭司。

 2 对邻舍行了诡诈或损害了同族人。

供物(5:15, 18; 6:6):在每一件事中,所献的供物都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公绵羊。

         礼仪(5:15-16, 18-19; 6:4-7):礼仪之前,犯罪的人必须清偿所犯的差错另加五分之一,此另加的赔偿一方面是补偿合法物主的损失,另一方面则作为犯罪者的刑罚。上文罪例中,前者的合法物主是祭司,后者则是受害的邻舍。──《串珠圣经注释》

         这部分说明赎愆祭的规条。赎愆祭虽然在许多方面跟赎罪祭类似,但其中却有附加赔偿的要求。弥赛亚是一个赎愆祭(赛五三10)。──《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利五15「“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

         “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如误吃圣物(二十二14注),不献初熟之物(出二十二29,二十三19,三十四26,箴三9),不纳十分之一(二十七30-32),不赎头生的(出三十四19-20,民十八16),用头生的公牛耕地,剪头生之公羊的毛(申十五19),不承认所许之愿(传五6),或有什么别的事叫会幕(或作神)受亏损(参民五6-8,玛三8)。“就要照你所估的”——就是摩西所估的(14),但神后来准摩西派祭司办理这事(二十七712,民十八16)。“按圣所的舍客勒”——(二十七26注),“舍客勒”三个字按原文是多数字式,故此有注释家以为赎愆祭的公绵羊至少必须值二舍客勒银子。“拿银子”——前两句或作“就要照你按圣所的舍克勒所估定的价银”,意思说,为赎愆祭的公绵羊必须有祭司所定昨价值才算合格(18,六6),施主教的译本作“就当照你所估的银舍克勒若干,按圣所的平,买没有残疾的公羊,献与主为赎愆祭”。有过犯的人不能定自已差错的大小,也就不可定自己所该献之祭牲的价值(诗十九12)。“将赎愆祭牲”——文理译本称赎愆祭为补过祭。“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赎愆祭牲常是公绵羊,譬如求洁净之长大麻风的人(十四12),或求洁净之拿细耳人(民六12),与婢女行淫的人(十九21),并娶外邦女子为妻的祭司(拉十19);都是献公绵羊羔或公绵羊为赎愆祭。“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或作“献给耶和华为赎愆祭”(参文理译本)。人若是误犯了(四2,第二注),就可以献公绵羊为赎愆祭,但那擅敢行事,故意犯这些罪的,必从民中被剪除(民十五29-30,来十28)。──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按圣所的舍客勒」:犹太传统解释一只羊羔价值至少是两舍客勒。──《串珠圣经注释》

         圣物:指献给神的祭物或物件(21:22;22:2-16;27:21,23;29:33)。你所估的:摩西所定的价值,说明神认可摩西是仲裁者。后来委任祭司长估定价格(27:12,14),意味着神认定藉祭司彰显自己的主权。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5~16“耶和华的圣物”。即没有交付什一奉献,吃了属于祭司的祭物,或没有赎回那头生的。有这过犯的人不但要作出赔偿,而且还要付上相等于五分之一价值的罚款。──《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利五16「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就是按着祭司所估定的,要偿还他所亏损的。“另外加五分之一”——就是在所亏损的以外要加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乃是罚金,人许愿将不洁净之牲畜,如驴子、骆驼等,或房屋、或地土、或十分之一的什么物献给神,后来若要把这些物赎回,就也须在祭司所估定的价值以外加上五分之-(二十七1315192731),这无非是叫人小心,不可冒失许愿。“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人若在圣物上有差错,或亏损了别人,就要先偿还所亏损的,然后祭司才可以献他所牵来的赎愆祭牲,为他赎罪(六5-6,太五23-24)。──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在圣物上亏欠神的,要如数归还,并加上五分之一――五在圣经中是责任的数字,表示人在神面前愿负相当的责任。――《利未记读经纲目》

         赎愆祭:赎罪祭和赎愆祭不同,人违背了神的诫命,为了赎罪要献上赎罪祭 ;人对人或神的圣物犯了罪,为了赎罪献上赎愆祭,犯罪的人要对受到伤害的人或圣物加上五分之一的赔偿。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7「“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

         “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本段所论的和1416节所论的是一类的条例,只是不提到罚金,这或者,因为银子不能赔补本段所论的罪。也有注释家说人若良心不安,却不如道他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就要献本段所论的赎愆祭,故此犹太人称这祭为怀疑祭。但这解法与19节末句不合。“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人不能以不知道为推辞(林前四4,路十二47-48,弗四18,彼前-14),或有人想,提前一13节和民十五25节似乎与本节的道理不合,但提前一13节末两句的意思说,然而我还蒙了怜恤,因为我由于不信和无知(这两样都是无可推诿的),行了这些事,保罗不是要减轻自已的罪过,乃是要解释他虽是个罪魁(提前一15),还能蒙怜悯,因为他那时不认识耶稣。民十五25节说:“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意思说,祭司为全会众赎罪的时候,他们就多蒙赦免,这既是错误,就有求赦免之必要。──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犯罪行了……不可行的什么事:在神面前为偿还罪债而献赎愆祭,罪得到赦免,说明赎愆祭也包含赎罪的意义。赎罪祭是赎向神所犯的罪(从第一诫到第四诫),赎愆祭是赎向人所犯的罪(从第五诫到第十诫)。但很多时候区分并不明显,赎罪祭和赎愆祭没有太大区别,一同献上(6)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利五17~18人若怀疑自己误用了一些圣物,他可以献上赎愆祭来遮盖有可能犯下的罪。──《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利五18「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给祭司作赎愆祭”——15节原文说“给耶和华作赎愆祭”(15节第七注),本节的意思说,要交给祭司献与耶和华,两句的意思是-样的。【比方】人纳税给税务处,也可么说是给了国家。──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利五18 公绵羊、另外加五分之一、圣所舍客勒】以色列人官长的赎罪祭规定要献公山羊,赎愆祭指定的公绵羊却与其他为洁净带来的牺牲有别。除了这羊以外,犯罪者又要用银子缴交他所污秽对象的价值,并且另加价值的五分之一作为赔偿。学者大致认为估价的圣所舍客勒比常用的舍客勒为轻,但却没有确实的资料。考古学家挖掘到的舍客勒法码,重量在九又十分之三至十又二分之一克之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五18「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

{命题2}公绵羊是给耶和华作赎愆祭或是给祭司作赎愆祭?

〔难题〕利未记五章15节提到「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但是第18节却提到「给祭司作赎愆祭」。

【解答】

这段经文表示将公绵羊交给祭司献给耶和华作赎愆祭的意思。在以色列,祭司是代表人向着神(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eople to God)。而先知是神对人的代表(God’s representatives to people)。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利五19「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参17注)。──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有了罪:神是公义,他向犯罪的人收取代价(6:23;6:7,8)。但耶稣代我们背负十字架,替我们受了神的审判,我们在耶稣基督里享受真正的平安和安息(53:3-5;11:28-30)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4, 5章)】

1 「误犯了罪」是指无心之失,并非蓄意犯罪敌挡神;连这些罪也要求神赦免,可见神对罪的看法是怎样的?

2 神给予献赎罪祭者什么应许?参4:20, 26, 31, 35。新约信徒有赦罪的确据么?参约11:9

3 为何祭司犯罪会影响百姓,使他们也陷在罪里(4:3)?这给今天的属灵领袖什么警惕?

4 为何不同身分的人要献上不同的赎罪祭牲?这是否表示身分愈卑微的人犯罪愈不要紧?

5 赎罪祭不只赎罪,也洁净崇拜的地方;今日信众在崇拜中认罪是否有类似作用?

6 昔日神的百姓如亏欠神的供物必须献上赎愆祭,另作赔偿。(5:15, 17)今日信徒有否类似的亏欠,应该认罪及偿还呢?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