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拾穗

 

【约二十一1这些事以后,耶稣……显现。”这句话里的动词是主动的,表示这件事在耶稣的心中是有目的的。──《摩根解经丛书》

         本章生动地记下了四件事:1,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显现,门徒得鱼满网。岸边炭火闪耀,耶稣为他们预备了早饭(114节);2,差遣西门彼得,考查他的爱心,并预言他将殉道(1519节);3,耶稣谈到祂所爱的那个门徒(2023节); 4,指出本书为所爱的那个门徒所写(24节)。

本章看似附录,但实属全书完整的一部分,见于所有的古抄本中。作者记这些事的目的,是“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二十31)。──《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二十一1~14耶稣在7个门徒面前显现的事件叫人想起两件事。一是在湖面上,耶稣和彼得相遇(5:1-11),另一个是五饼两鱼的奇迹(6:1-15)。它们相似之处在于:①都发生在加利利附近(6:1);②时间都是逾越节前后(6:4);③有饼和鱼(9,13)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1~25本书是为了使读者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并得到生命,实际上20:31就是结尾。本章是一种后记,因为有两个目的是后来添加上去的:①表明彼得重新恢复信心的过程(15-19);②为了修正初期教会认为门徒约翰直到耶稣再来也不会死的谬论(20-23)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2+二使徒中并无拿但业之名,何以在约翰福音一章及二+一章题及他与众徒同列,到底他是谁?】

    拿但业(NATHANAEL)意即神的恩赐,新约只在约翰福音题及他两次,似乎与约翰是很熟悉的。他是腓力带领来信主的(约一章45节)。自九世纪以来,多数解经家推测拿但业就是巴多罗买,因为巴多罗买是一个外国名字,拿但业是希伯来名字,可能同一人,他的全名应为“拿但业·多罗买之子”。

    在十二使徒名单中,腓力和巴多罗买是在一起的(太十章3节)因为他是腓力带领信主的。

    解经家同时推测约翰福音二章在迦拿结婚的新郎就是拿但业,因为他是迦拿人云(二十一章2节)。

    这些推测虽然被研经者一致接受,但缺乏可靠的证明。天主教人士则甚为相信这种说法,每年八月廿四日开会纪念他。――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二十一2~3门徒们根据耶稣的“相遇在加利利”的吩咐(28:10),聚集在那儿,但耶稣却来得晚。对此彼得忍不住,就说“我打鱼去”。因此其他门徒也赞同了,他们想见耶稣的心还是不够急切。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4耶稣已准备好了门徒的早饭(9)。他对门徒的爱是比海边沙滩上的炭火还火热。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5门徒离开了耶稣就什么都不能做(15:5)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6当我们信守主的命令时,就出现奇迹(14:15-31;17:11-14)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7约翰的属灵分辨力与彼得冲动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9~13如亨德利克森(Hendriksen)所说的,在这一时刻也可能会发生一个神迹。比较一下13节和6:11。有人认为耶稣和门徒吃一个饼和一条鱼(9,13节原文),但后来觉得不够,就用新抓来的鱼补充了。但13节原文表明只是吃了9节中的小鱼,并没有涉及到11节里吃大鱼的内容。因此不能忽视发生新神迹之可能性。但我们要明白作者的焦点在于耶稣和门徒之间的亲密之交。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10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我们相信主的供应是丰富的,为甚么还要再向门徒拿几条鱼呢?最简单的领会该是主欣赏他们所作的,主没有忘记他们的劳苦。严格说起来,他们网得这些鱼,还是主的功劳。但主不是这样看,那些肯顺从祂带领的人,那怕是只出过一点点的力气,主都非常欣赏,不是欣赏工作的成效,而是欣赏作工的人的顺从。“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二十一11网却没有破:马修亨利(Matthew Henry)解释这句话时,曾提到彼得撒下使三千人得救的福音之网(2:41) ──《圣经精读本》

 

【约廿一12祂说,你们来,止一止你们的饿肚吧!我们好像能够看到这一群人坐在岸上,看着祂。祂作了甚么呢?祂使他们坐下,自己侍候也们。祂竟成了一个侍者了!不要怕我提这一点。我们若是到了一个旅馆,就会有一个男人或女人来侍候我们。这就是耶稣所作的。祂递给他们饼,也递给他们鱼。祂服侍他们,直到他们都吃饱了。这一群人就代表着整个教会。祂显现祂自己,就进入我们最贴身的经历中,供应我们肉身的需要,供应早餐,并服侍我们。──《摩根解经丛书》

 

【约二十一1213主像仆人一样的服事他们。钉十字架以前,主给他们洗脚,复活以后,主一面作主人给他们供应,一面又作仆人去服事他们。主实在是纪念顺从祂的人的劳苦,祂要以祂的纪念来作顺从祂的人的安慰。“主人来了,看见仆人儆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路十二37)复活的主实践了祂说过的话,也只有主才会作这样的事,这太叫人受感动,并得安慰。——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二十一14这三次显现包括二十1926节以及本章1节,但不包括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在内,因为作者只讲“向门徒显现”。──《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廿一15~17耶稣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就这话来说,它意味着两件事。

         1)可能耶稣指着那条船、鱼网、工具和鱼,然后问彼得:「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你准备放弃这些东西,放弃成功顺遂的属世生活,放弃一个固定的工作和适度的享受,而为我的百姓和我的工作献身么?」对彼得来说,做这样的最后决定,放弃旧日的生活,而去传扬福音,照顾基督的羊群,真是一项挑战。

         2)可能耶稣望着剩下的一小群门徒,对彼得说:「西门,你爱我的程度比你的同伴对我的爱更深么?」也许耶稣想起有一晚,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廿六3)也许他是温和的提醒彼得,他曾经自以为比别人站得更稳,事实上却失去了勇气。第二个含意的可能性此较大,因为彼得的回答不敢再和人比较,而只是简洁的说:「你知道我爱你。」――《每日研经丛书》

         彼得为了爱惜自己的性命,曾经三次否认过主的名;彼得爱作领袖,曾经和其它门徒争论过谁为大;彼得也爱今世的生活,又回去打鱼。所以主就三次考问他,到底爱主重要,还是爱这些比较重要。

   在第一次及第二次考问时,主所用的爱是“agape”,是至高的爱,上好的爱,神圣的爱。但是彼得没有这样的爱。他实在是爱主,但是他在这上面失败了,他没有勇气说,他有这样的爱。所以他回答时所用的爱是“phileo”,是朋友的爱,普通的爱。他实在再也说不出,我爱你到一个地步,愿意为你舍命(约十三37)那样的大话。

   因此,主就体贴他软弱的心情,第三次考问时就用普通的爱。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他就忧愁,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到这个时候,他的天然,好胜,完全被对付了,被问垮了,他真的谦卑俯伏下来了。

   虽然那时的彼得不敢说,他有“至圣的爱”;但当他蒙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他的心里(罗五5),蒙圣灵更新活出基督之后,在使徒行传彼得前后书信里,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人彼得。

         “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罢;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四1920);“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这些话一点也不像曾经三次不认主名的彼得;而是刚强,勇敢的新人彼得。他在晚年所写的书信中,所用的爱都是被主考问时,所不敢用的“至高、上好、至圣的爱”(彼前一822,二11,三10,四8,五14;彼后一7,三181415)。他终于学会了,活出这样的爱。──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依希腊原文,这个问句 可以有三种译法:1,你爱我比这些人(门徒)爱我更深么?2,你爱我比爱这些人(门徒)更深吗?3,你爱我比爱这些东西(渔船、渔网)更深吗?耶稣问,很可能是呼召彼得放下渔人的工作,用全部时间为主作工。

主耶稣三次问彼得对祂的爱的程度,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字:agapanphilein,前者在爱的层次上比后者高,是意志上坚决的爱;后者是感情上的爱 。圣经中论到律法要求于人的爱时(路十27),多用agapan;所以有人解释,耶稣头两次问彼得“你爱我”中的爱用的是agapan,第三次转用较弱的philein。祂知道彼得达不到这种高度,因此减低了对彼得的要求;接上便告诉他有一天终能学效耶稣,达到爱祂的高峰(1819节)。但也有人不支持这说法,认为这两个字在这里并无意义上的差别,因为约翰写书,习惯用一对对的同义字;若果涉及爱的程度,耶稣会先用较弱的字,再用加强的字,来一步步激励起彼得牺牲自己为主的爱心。──《启导本圣经注释》

         如果把约翰的儿子西门的称呼与1:42进行比较,就能知道它的意思。“巴约拿”或是“彼得”这种别称是耶稣考虑到西门的可能性而赐予他的名字,但并非很好地反映出他盘石般的面貌。特别是耶稣被抓的那天晚上他三次否认主,这就是他懦弱性格的典型表现。因此说上面的称呼,就是间接地批评了他的失误。你爱我吗:15,16节使用了表现神之爱的agape,但在17节中使用了表现友爱的fileo。耶稣的最后一个提问似乎想要唤起彼得的亲切之爱。因此Living Bible17节的提问翻译为“约翰的儿子西门,你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你是无所不知的:15,16节中使用了(希腊语)表示观念性知识的希腊语,但在17节中使用的表示体验性知识的。彼得大胆地告白了自己对耶稣的爱,在耶稣那里可得到肯定。彼得的三次回答中,把“我爱你”当作宾语,把“你知道”当作主谓语的这种形态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即我们告白“我爱主”(18:1)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得到鉴察众心之主(代上28:9)的肯定。你喂养我的小羊:用纯净的灵奶喂养属灵上未成熟的人(林前3:1,2;彼前2:1)。你牧养我的羊:好好监督易迷路(53:6)的灵魂(20:28;彼前5:2)。你喂养我的羊:不仅是小羊(15)而且是成熟的羊,即成熟的基督徒也需要不断得到养育。耶稣希望自己的羊不断成长,最终达到基督身量为止。如上述所看,耶稣吩咐彼得的侧重点在于所谓教会“圈内”的羊上。这与侧重点在于圈外遗失羊群的符类福音(28:19,20;16:15-18;24:46-48)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我们发现救世主把教会内外都纳入到拯救的护理当中。 ──《圣经精读本》

 

【约廿一15~17耶稣为何要三次查问彼得的爱心?其要义如何?】

答:彼得曾经认主耶稣是神的圣者,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他原是耶稣所爱的门徒之一,主称他为有福的(约六69,太十六16-19,十七1,参六三题1项),但他也曾经犯了几样的过错,就是阻止主上耶路撒冷去受苦(太十六21-23),并且自作主张要为主搭三座棚(太十七4-6),其最大的失败是他三次不认主,信心后退(太廿六3669-75),以后又凭着血气之勇,削掉大祭司仆人马勒古的一个耳朵(太廿六5051,约十八1011),而且又曾装过假与外邦人隔开,所行的不正(加二11-14)。从彼得这些言行表现情形看来,可知他是真心爱主,对主认识最为清楚明确,却因他的自恃太重,自以为刚强站立得稳,却无谨慎而致多次跌倒失败了(太廿六3335,林前十12)。想必主是为了警戒彼得防备这些错失,免再跌倒,要使彼得愿意作成主所托付的圣工,必须切心爱主,所以主来向他显现,特别三次考问他对主的爱心如何,显示彼得虽然三次不认主,主并没有不认他,对于他的爱并不改变,这些将三次考问彼得的爱心要义分述如下:

①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约廿一15)——主耶稣在这里第一次问彼得所用的「爱」字,照原文()是「义理之爱」是不改变,如神之爱,在新约圣经中大部分是用这个爱字,而彼得回答主所用的「爱」字,其原文()是「情感之爱」,如母子或亲戚朋友之爱,是会改变的爱,这两个爱字的差别,在汉文上是无法显明出来的,惟在浅文理和合译本圣经中将耶稣所用的「爱」字译作「亲爱」,将彼得所用的爱译作「友爱」,以示分别。至于「必这些更深么?」这一句的意思,大概不是指比爱这些鱼、船、网,一切捕鱼器具,或是指这些门徒说,乃因彼得曾经逞强夸口,说过大话(太廿六3335),所以耶稣可能暗示他,有这样问:「你爱我比这些门徒爱我更深么?」的意思。

②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约廿一16),这一句主所用的「爱」字,和彼得所用的「爱」字,是与前一次所用的两个「爱」字意思一样,可知主所问的,总是问彼得用「义理的爱」来爱祂,而彼得的回答,总是用「情感的爱」来爱祂,这是所答非所问的一句话。

③耶稣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祂说,你爱我么,就忧愁,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约廿一17)——这一次耶稣却用了彼得所用的「爱」字,表明主对彼得的爱心要求降低了,体贴他的心意,彼得因为耶稣这一次对他说:「你用情感的爱来爱我么?」就忧愁,表示想起往日他的错失,对于爱主之心不够真实,显出他的谦逊卑微表情来,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实在是用情感的爱来爱你。」

在这三次主的问话中,彼得皆是以情感的爱来回答祂,可知彼得以前对主实在是用情感的爱,因此他是容易血气用事,轻举妄动,随意发言,喜露锋芒,好自逞强,但经不起打击,竟然在一个弱女子面前不认主而失败了,他曾受到主的三次警戒(约十三38,路廿二31,太廿六41),这回又经过主对他作三次爱心的考验,得着安慰勉励和扶持,使他能再一次将自己完全奉献在主的手中,全心爱主,为主而活,担负主所托付的使命。——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二十一18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主耶稣如何借着死荣耀父神(约十七1;十三31),彼得也答应祂的呼召,跟从祂(约二十一19),至终也是为主殉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荣耀神。他把自己的殉道,看作荣耀神,预备随时脱离地上的帐棚去见主(彼后一1315)。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耶稣对委任以牧养事工的彼得,宣告了他将为耶稣殉道的预言。既然好牧人耶稣为羊舍弃了生命(10:11,15),那么受到委任牧养羊群的彼得也要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看次经“彼得行传”中记载逃避,因尼罗皇帝的逼迫彼得遇见了去往罗马的耶稣。当时彼得听到耶稣说将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后来他悔改,并且真的去罗马倒钉在十字架而殉教。教父们(Origen, Tertullian)也确认过此事件。别人要把你束上:此预言在分封王亚格帕1世疯狂地逼迫时,随着彼得的入狱(12:1-19)而得到部分成就,约在64,在罗马被捕而完全得到成就。有的人猜测彼得倒钉在十字架的时候,脚脖子被绳索捆绑。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19“死”是预言彼得的殉道。这事发生在主后68年罗马皇帝尼罗(Nero)逼害基督徒时。约翰写书时,彼得已不在世上了。──《启导本圣经注释》

         要怎样的死荣耀神:在这里提示了殉教的精神。殉道意味着“荣耀神的圣徒之死”。但彻底信从耶稣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时刻准备着为神流血,并且他们还克制自己心中敌对圣灵的肉体情欲(5:17)。他们认识到内在的敌人更不容忽视(6:12),并且要进行艰苦的属灵争战。如果要在这种争战中得胜,必须治死内心深处的“地上的肢体”(西3:5),即这种争战必定伴随要把情欲钉在十字架的痛苦(5:24)。这就是生活中的殉教。在这一点上使徒保罗是殉教者(林前15:31)。同时我们从殉教的原文含意可以引出另一个教训。这个词来源于表示“见证”之意的希腊语,即见证基督徒为了福音传播遭受死亡的危机,因此出现了“殉教”或“殉教者”。圣徒应该活着就是为主而活,死了也是为主而死(14:7,8)。神将这种死亡看得尤其可贵(72:14;116:15)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20~22向彼得严肃下达“喂养我的羊(15-17)”和“你跟从我吧(19)”的命令,所以他必须以恐惧战惊的心,去思索这命令所包含的意思。但他的心被“爱耶稣的人”所搅乱。这种错误在我们的经验中也时常见到。为福音传播而献身的信仰生活,如同在操场上跑步一样(林前9:23,24),如果选手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易分散视线,也可能失去方向(林前9:26;3:14)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2122因着恩赐的不同,主在各人身上有不同的带领。彼得的恩赐是撒网,得人如得鱼。但是主赐给约翰的恩赐是补网。主让约翰留在地上较长的时间,好叫他作补网,补救,改正的职事。当其它的十一个使徒都殉道之后,有许多异端邪说出来,混乱纯正的救恩之道。主借着约翰所写的约翰福音、约翰壹书、贰书、参书,澄清真理;并且叫他写出启示录,让世人明白将来必成的事;就是神救恩的终极总成是甚么。因此约翰虽有为主殉道之志,也屡次几乎被置死地,但是主保守他脱离重重凶恶,好让他尽了补网的职事。或早,或晚,我们都要去见主;或在主里安睡,等候黎明来临,或是活着被提,迎接主的再来;虽然各人有不同的情形,但是主所托付给各人的,人人都必须忠心到底。因为到那日,人人都要交账;都要站在基督台前。或得赏赐,或得惩罚,都根据今生是否忠心到底。但愿主保守我们的心怀和意念,好叫我们在祂再来的时候,有平安和喜乐。──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廿一22~23使徒约翰并没有不死,主耶稣是用这句话来责备彼得的,因为彼得有点在妒忌约翰,问:『他这个将来如何?』

         『若』这个字并不是指一个将成的事实,就等于主耶稣在说:『我若叫约翰永远不死,又与你何干?』

         但是也有人这么解释,使徒约翰是所有的使徒中最后一个死的。他在拔摩海岛上看见主耶稣向他显现,而写了启示录。――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约二十一23弟兄:从初期教会开始,基督徒互相称为“兄弟”(1:15,16),对于称神为“一个父”(2:10)的神之子女,没有比这个更恰当的称呼了。在这儿我们能看到改革宗所主张的圣徒间“绝对平等”的思想。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24“这门徒”即本书作者约翰。按教会历史说,约翰是十二使徒中最迟离世的一位,而且使徒中只有他不是死于殉难。这位不愿留下自己名字的使徒在本书之末说:本书(“这些事”)所记都是真实的,因为有“我们”(其他的门徒)作见证。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了一个模范的门徒,忠心跟随神子耶稣,不求名利与权势,只求主基督的名广传。普天下的人读了他写的这本书,都能“因主的名得生命”(二十31)。──《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们:这个词的用意不明确。可能指门徒约翰的同工或门徒约翰和同工们,还有可能作者作为使徒中的一员确保本书的真实性,但觉得后者的解释更为恰当。他的见证是真的:本书称为“见证”(19:35)。本书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神差遣而来的救世主。从头到尾我们发现在每一个角落中都强调“见证”(1:7,15,32,34;5:30-39;19:35) ──《圣经精读本》

 

【约二十一25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从前我对使徒约翰这一句话,有所不了解,我认为形容过分。因耶稣在地上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年多;门徒们跟随主只有三年多。即是把每一分每一秒所发生的事,都作记录,也不至于全世界也容不下了。但是当我把约翰福音读过大约一千遍之后的今天,我发觉他实在不是言过其实。虽然故事并不多,但属灵的含义却是无限量的。其中所表明的,是测不透的丰富(弗三8)。像我们这样渺小的人,怎能领会那充满万有者的丰富。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不是靠少数人就能领会得完全。必须借着古今中外千千万万的信徒,今世,来世,直到永世,一同去经历,一同来明白。直到如今,我每读一遍,就有不同深度的新领会;这就是叫我迟迟不敢下笔的原因。但是我若要等到完全明白才写书,那么永远等不到那一天。我由衷渴望,人人把自己所看到,所领会的都见证出来,一同来写这一本永远写不完的福音。我深信住在每一位信徒里面的保惠师,会带领我们促成这事。──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莫里斯(L. Morris)曾说本节的是一种愉快的夸张。但在某种角度上,本节是作者的真实告白,即基督的生活与其所启示的关于福音的见证极为深刻,谁也不明白。从古到今,出版了许多从不同角度研究的书籍,这些书籍已布满全世界,从而证明了耶稣的生平,死和复活具有多么深刻的意义。 ──《圣经精读本》